(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乘势而上,接续奋斗。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连日来,沈阳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表示,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勠力进取、勇立潮头,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共同奋斗。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在市工信局全体干部职工中引发热烈反响。他们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要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与推动沈阳工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聚焦新型工业化,着力稳增长、促转型、强动能,扎实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坚实的工信力量。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近年来,通过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智改数转战略布局,沈阳水务集团实现了供水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市政管网改造、小区内网更新、水厂新建与智慧水务平台建设等十余个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副部长王祯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水务工作而言,这意味着更高的标准和更重的责任。集团上下正满怀热情、斗志昂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将立足本职岗位,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水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蓝图绘就风正劲 凝心聚力担使命)
今年以来,沈阳燃气集团聚焦民生所盼,通过技术赋能提效、服务模式革新,系统性提升民生服务有效性,将服务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精准供给”,全面推进燃气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截至目前,已免费为超过300万居民用户安装具有远传报警功能的燃气报警器,同步免费为用户更换防超流量灶前阀、长寿命软管,用技术手段筑牢安全底线。沈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售后服务部副部长兼售后服务班长李驰表示,“全会对‘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作出的部署,是我们做好服务工作的‘’。”李驰表示要以全会精神为引领,立足自身岗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靶向服务解决用户端急难愁盼问题,让燃气服务更有温度、更具有效性。
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沈阳国科光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光表示,公司将坚定不移地以沈阳为研发和高端制造总部基地,聚焦病理、眼科、仿生、血管内窥镜等核心方向,攻坚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突破智能图像识别诊断算法、精密仿生材料、超微型化内窥镜系统集成、高端超声换能器等“卡脖子”技术;推动医工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平台,加速AI辅助病理诊断系统等高端医疗装备成果转化;发挥沈阳先进医疗器械中试平台龙头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在沈阳集聚,逐步打造从核心部件、专用材料到整机制造、软件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助推沈阳建设高端医疗装备创新高地,在“十五五”期间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从部署的战略任务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放在首位,还提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人力资源部部长范迪表示:“这让我们更加笃定公司奉行的‘人才引领创新’战略的前瞻性与正确性,公司人才工作的思路更清、动力更足。”范迪说,公司将站在未来发展的科技前沿,正全力推进专项人才引进计划:自今年起,连续三年每年招聘300名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聚焦药品研发、化学药转型升级、细胞治疗等核心领域开展攻关。这支高水平人才队伍必将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接受记者采访时,方大集团北方重工董事长孙贵臣正在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相关内容,他非常激动地说,全会提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装备制造业企业指明了方向。这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更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未来,北方重工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此为契机强化科技创新在企业核心地位,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完善现代企业治理,将企业机制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以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为己任,以实干实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北方重工力量”。
辽宁国智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锌禄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民营企业深刻理解当前经济形势提供指引和方向。作为沈阳本地从事数字化转型服务的科技型企业,国智云公司将在全会精神指引下,瞄准沈阳制造“智改数转网联”方向,挖掘实体经济背后的数据价值并提供服务指引,以数实融合成果激发工业活力,推动沈阳制造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让科技创新成为沈阳产业升级的新动能。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于海、岳雨、黄超、刘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