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国际化海事人才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这段学习为我打开了海事法研究的大门,也为我后来的职业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正值大连海事大学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举办“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项目20周年,日前,项目首届毕业生、营口海事局局长李大泽在两校交流会上表达了对项目的感激。

  这个被师生亲切称为“大马班”的项目通过“双校协同、双轨培养、双向赋能”,已累计培养802名优秀毕业生。多数学员已在海事、救捞等系统内担任重要职务,并活跃在国际舞台。“大马班”的成功,折射出大连海事大学在推动高等航海教育对外开放的努力与成果。

  “全球海事行业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变革的新形势,对海事教育和高素质海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面对行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新要求,大连海事大学愿与世界海事大学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着眼于培养具有深厚专业素养、超强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国际化领军人才,进一步提高合作办学质量,为全球海事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人力资源力量。”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单红军说。

  英国斯旺西大学是一所以海商法见长的知名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与斯旺西大学合作开展“3+1+1”本科交换生等项目已近20年。去年,两校又共同开设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致力于培养既懂法律又精通英语、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法治人才。

  在大连海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已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态势。得益于法学教育的鲜明特色,2024年,大连海事大学获批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

  培养国际治理人才,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是大连海事大学办学特色之一。2024年,该校多个学院的15名学生参与各类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内容涉及国际组织实务、跨文化交流、全球治理及教育研究等。

  通过国际组织实习,学生不仅提升专业能力,也建立起广泛的国际人脉,增强就业竞争力。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国际组织就业或继续从事国际事务工作。

  “开放是海洋的天然属性。大连海事大学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培养国际化交通海事人才,推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出海’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许民强表示,“学校将始终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创新中外教育科研合作新样态,为服务和支撑行业发展、国家战略,推动全球高等航海教育发展贡献更多海大力量。”

(本报记者 吴 琳 本报通讯员 高剑桥)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