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兴凯湖的霞光。
飞舞的红嘴鸥。
鹤舞秋林。
□王晓廉
如果有人问我,何时来兴凯湖旅游观光最好?我真的一时很难回答。
春季三四月候鸟很多,但冰雪尚未融化,除了摄影人的坚守,一般人很难忍耐寒冷。夏天水碧天蓝,兴凯湖湖水清澈,游泳绝佳。但此时千千万万候鸟们有的飞向西伯利亚,留在这里的也大多藏匿在草丛、芦苇荡深处,孵化、抚育幼鸟,想见大群候鸟很不容易。冬天大湖封冻,冰雪茫茫。此时候鸟们大都飞向遥远的南方,只能前来观赏兴凯湖美丽的冰雪和雾凇了。说来说去,我不知不觉夸耀起兴凯湖的秋天。
兴凯湖的秋天色彩斑斓,像一幅清晰透彻、浓墨重彩的风景油画。最绚丽夺目之处,当属隔开大小兴凯湖的百里湖岗。夏季里皆为绿色的树木,此时显露出不同的个性和颜色。杨树的树干是绿色的,叶子则是浅黄色的;柞树的树干是黑褐色的,叶子的边缘是波浪形的,开始是鹅黄,接着变得橙红,最后变得深红,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透亮鲜润;桦树的树干依旧是耀眼的银白,叶子淡黄与浅红参差重叠,但依旧掩不住银白树干的光芒;枫树在秋天最为鲜艳,伸出七个手指的叶子开始嫩黄,继而橘黄,接着大红、猩红,成为林海里最为光芒四射的旗帜。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树木显现各自的色彩,组成了兴凯湖畔姹紫嫣红的林木军团。汽车穿行在百里湖岗的树荫中,五色斑斓扑面而来,让人仿佛跌入油画调色盘中。
登上湖岗高塔俯瞰,只有兴凯松,在秋风中保持着鲜润的绿色,独立于五颜六色之缤纷,使秋林的色彩有了强烈对比。有些植物结出一串串丰硕果实,红艳艳随风摇摆,引诱小鸟、花鼠不断前来采摘。秋天的兴凯湖空气变得纯净透彻,阳光照耀在湖面,游人的视觉突然变得异常锐利,目光看得更远。天空变得湛蓝深邃,云彩也变得薄薄的、高高的,丝丝缕缕,快速移动飘向远方。湖水,由春日的澄白、夏日的碧绿,秋天变得如天空一样的湛蓝颜色。乘船行驶在湖中,人的灵魂,仿佛也被大湖染成透明的蓝色,轻松,愉快,自在,如扶摇之鲲鹏,穿行于有之无,无之有的宇宙哲学之中。
秋天的兴凯湖鱼,是最肥美的时候。如果你能搭乘渔民的渔船下湖去看捕鱼,一定会收获莫大的乐趣。大兴凯湖的渔船都是机动渔船,速度极快。船头激起白色的浪花,如雨如雾。渔网大都是挂网,头晚布好,次日,早上只是起网。渔民从水里吃力地拉出网具,一条条活鱼就挂在网眼上,活蹦乱跳,非常喜人。小兴凯湖的渔船有机动的,也有划桨的,挂帆的。下的渔网也多种多样。有挂网、旋网,也有围网、迷魂阵网等等。小湖每年放养鱼苗几千万尾,所以捕获的湖鱼比较大。大白鱼、大胖头、大鲤鱼,十几斤的并不稀奇。
秋天是兴凯湖候鸟最多的时候,也是观赏候鸟最好的季节。春天,候鸟大都集中在龙王庙湖口。那里属于边境,游人很难进去。而到秋天,不管在大、小兴凯湖湖内还是湖畔,到处都有大群的候鸟在歇息嬉戏、快乐飞翔。成群的苍鹭、白鹭、白天鹅、丹顶鹤或在湖面或在田野,都有它们美丽的身影。各种鸥鸟飞翔在大小湖面,不时勇敢地冲进水里叼住鱼儿,再冲向天空。各种羽毛艳丽的鸳鸯、鸊鷉、野鸭聚集在金色苇荡,稍有响动便警觉地一齐飞到空中。那离水时撩起的水花晶莹剔透,其画面深印游人脑海久久挥之不去。尤其在傍晚的时候,夕阳沉入远山,西天溅起漫天晚霞,艳丽如火,清澈湖面也被染成一片橘红色彩,此时若有成群鸟儿起飞或降落,这生动景色在摄影人镜头里就更加美丽动人。
在兴凯湖,阵容最为强大的还是各种大雁。它们成百上千地落在金色原野,与大地融为一个颜色;当起飞时则争先恐后,密集得如同一片降雨的云团,呼啸着奔腾而去。所有的候鸟都是一个目的,在兴凯湖攒足精气神,准备飞行千里万里到温暖的南方。向天空望去,大雁的雁阵或排成一字,或排成人字,一群跟着一群,连绵不断。此时,忙坏摄影爱好者,他们扛着长焦距“大炮”,把候鸟们最美的姿态记录在镜头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不愧为千古绝唱。试想,如果他能穿越一千三百年的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兴凯湖,将会写出什么样荡气回肠的春之吟,秋之赋呢?
本文图片由吕振亮、孙长山、周华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