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10月28日,我市召开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会商研判暨“重阳节”登高活动安全保障工作会议,通报分析我市秋冬季气象预报预测和近期各地森林草原气象火险趋势,安排部署“重阳节”期间群众登高活动安全保障及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根据市气象部门预测,11月全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目前全市森林(草原)气象火险等级为1级,不易引燃。本周大部分时段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近期风力较小在2级~3级,可能会增高森林(草原)气象火险等级,建议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尤其注意野外用火和取暖用火安全。
会议指出,结合近15年全市火灾情况看,因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草原火灾占比高达86%。自入汛以来,我市降水偏多,林下枯枝落叶等可燃物载量显著增加,部分林区受降水影响地质灾害发生风险较高,可燃物清理难度加大,防火形势仍较为严峻。为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的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草原资源安全,我市将于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4月30日正式进入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灭火关键期。为筑牢防灭火安全防线,各地区、各部门要围绕主职主责,从源头消除风险隐患,构建“人防+技防+物防”的立体防控体系。各县区、各单位要在进入防火期前,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可燃物清理计划,重点对“五周五缘”、涉林景区、防火道路两侧、重要设施周边开展清理,彻底清除杂草、枯叶等易燃物。用好科技手段,充分发挥巡护无人机的作用和优势,排查辖区所有防灭火视频监控系统,开展24小时监测预警。夯实应急基础,确保各项物资、人员达到战备状态。
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及以上森林草原火灾底线。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强化属地主责、理清部门职责、压实主体责任、严格督导问责,真正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