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贸港核心政策直通企业


  本报讯 昨日下午,省委深改办联合省国资委在省新闻发布厅举办海南自由贸易港第1期企业“政策直通车”会议(驻琼央企专场),邀请省财政、发改、商务等多个部门有关负责人重点针对在琼央企介绍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展情况及企业“政策直通车”工作机制,宣传介绍封关政策出台实施及成效。记者 钟起的

  重点在政策,关键是直通

  会上,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政策直通车”,顾名思义,重点在政策,关键是直通。构建这个机制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考虑:“定向通报、定题解读、定期推送、定人联络、定点交互”,目的是在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关键阶段,加强对企业的自贸港核心政策供给。

  定向通报是解决“对谁说”的问题,也就是政策直通谁。省委深改办会同相关部门,分类别研究建立了央企(国企)、民企、外企企业联系数据库,确保通报覆盖全面性和准确性。

  定题解读是解决“说什么”的问题,也就是企业关注点。将围绕自贸港建设及市场主体关心关注的特定主题进行定题通报和解读。一是通报海南自贸港建设及封关运作最新进展(核心政策落地、封关试运行、压力测试、封关前后重大政策出台等情况)。二是重点通报海南自贸港政策带来的投资机遇、市场前景及已落地典型案例;三是围绕市场主体关切予以回应。

  定期推送是解决“何时说”的问题,也就是什么时候“直通”。将建立频率相对固定的通报机制,分三个层次:一是高频快报,重大政策出台或重要工作取得突破进展的第一时间,通过海政通、电子邮件等方式,24小时内对有关市场主体进行点对点直达速递。二是中频简报,将编制面向企业的《海南自贸港建设与政策动态》月报,并定期推送。三是低频深报,将定期举办“政策直通车”新闻通气会,系统通报自贸港建设工作进展及成效。后续还将酌情策划自贸港“政策直通车”进市县、进园区、进企业系列活动。

  定人联络是解决“找谁问”的问题,鼓励设立“政策联络员”。将建立“政府-企业”之间稳定的联络渠道,确保信息上传下达畅通无阻。鼓励企业设立“政策联络员”,负责对政策通报内容的接收、内部传达和问题收集反馈,形成点对点的稳定沟通网络。

  定点交互是解决“有回应”的问题,目的是形成政企良性互动。为构建与企业的常态化信息交互机制,省委深改办将在海南官方宣传平台开设企业声音“回音壁”专栏,定点收集企业对于自贸港建设的诉求建议并分类跟进。对于当下可解决的诉求建议,第一时间转职能部门办理;对于需要研究突破的诉求建议,将纳入自贸港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积极谋划争取。

  封关任务整体推进顺利

  据介绍,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定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这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基础性、标志性工程,也是海南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的起点。当前,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推进全岛封关“一号工程”,高效实施“三级调度机制”(省委深改委暨自贸港工委会议每季调度、推进全岛封关准备工作专班领导小组会议每月调度、分管省领导日常调度),加速推动各项任务高质量落地,全力推进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

  目前,封关任务整体推进顺利。一是封关硬件设施设备全面建成,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基础设施及查验设施设备已基本完备,64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进驻运行并配备了专业力量。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关智慧监管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实现与口岸联调联试并始终保持热备状态。二是封关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构建,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限清单、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海关监管办法等6项封关政策与相关配套文件均已出台,《封关方案》确定的现阶段封关政策总体框架基本成型。三是压力测试持续推进,当前正加紧“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大样本、实战化”压力测试。聚焦“零关税”、加工增值、放宽贸易管制等3大类场景测试演练已完成3轮,“二线口岸”试运行已启动。可以说,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封关后,货物“零关税”政策将更加优惠,贸易管理措施更加宽松,通行措施更加便利,监管模式更加高效精准。海南与国际的往来更加顺畅自由,与内地的联系保持便捷高效,有利于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将为各类市场主体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