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进校园

“宪法在我心中”诗歌朗诵会

新媒体普法大赛进企业
“八五”普法实施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政治引领,坚持创新思维,加大文化赋能,传递法治声音,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及其决议落地落实,人民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大幅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全市6家单位、4名个人获评全国、全省“八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和个人。
强化思想引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普法和守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普法工作。
深入学思践悟。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市政府领导集体学法,举办法治大讲堂专题讲座,开设专刊专栏,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阐释,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引领法治实践。将普法融入立法全过程,完成《铜川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铜川市野生鸟类保护规定》等7部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让群众在立法过程中接受普法教育、感受法治进程;将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制定“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办法,推动执法部门在办案中充分释法说理,实现全员普法、全程普法;将普法融入司法全过程,坚持司法办案和法治教育相结合,以公正司法促进社会法治意识提升。
推动高效履责。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清单制度和“三单两书”普法工作制度,持续深化述法点评工作,以“现场点评+书面点评”的形式实现“一把手”述法全覆盖,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普法格局。
突出重点群体,夯实法治建设根基
坚持“因需施教、分类施教”,以重点群体学法引领带动全民学法。
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列为新任领导干部培训必选课程,组织全市领导干部法治知识考试4次,参考3.8万人次,从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树牢法治信仰、强化法治思维。
抓国家工作人员重要群体。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开展送法进机关、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新录用公务员法治培训等普法活动,组织法治讲座、举办法治培训230余期,参训2万余人次,不断提升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
抓青少年“未来多数”。着眼青少年法治需求,全面落实法治课堂,建成“红领巾法学院”81家,配备法治副校长176名。开展“法律进学校”系列活动,组织法治教育活动1000余场,14万人次参与宪法知识竞答,获奖37项,帮助青少年树立法治思维,涵养法治精神,“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
深耕普法沃土,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全力构建“文化+品牌+阵地”覆盖全域的法治宣传教育矩阵,推动普法宣传从“纸面”深入“心坎”。
培育优秀法治文化。用好照金红色资源,举办红色法治文化研讨会,相关成果在《中国司法》刊发。创作了《照金精神代代传 法治铜川谱新篇》《“约法十章”强纪律 军民一家鱼水情》等多部作品,传承红色法治基因。照金纪念馆积极发挥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作用,讲好“投豆选举”等红色法治故事,受益群众384万人次。创作植根铜川文化土壤的法治文化精品236件,21件作品获评全省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市司法局连续两年获评优秀组织单位。2部作品荣获《法治时代》杂志全国首届“宣无忧杯”普法视频类一等奖、全省档案法宣传最佳创意作品。
打造精品普法品牌。将法治宣传与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快板相融合,以动漫的表现形式,创建了“动漫普法快板”品牌,紧扣社会热点,一月一主题,让群众在竹韵声中受到法治熏染。普法快板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被《中国法治》《法治日报》等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报道,26部作品均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被司法部、省司法厅转载,案例入选全省十大法治创新案例及第三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创新案例。
创建宣传教育阵地。坚持线上线下同发力,实现法治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构建“报网端微屏”全媒体法治传播阵地。在微信公众号和门户网站开设《法治“铜”行》《小铜说“法”》等新媒体精品栏目,利用铜川融媒、公共区域LED屏、出租车等,实现了线上“全域传播”,“指尖普法”点击量突破百万,在各级媒体刊发专栏专版680余期、稿件5200余篇,播放普法公益广告4900余条。打造富含地域特色的普法阵地,市法治宣传教育展厅、印台区崖尧村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创建为首批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市法治宣传教育展厅成为市直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实践教学点。全市各级建成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等阵地55个,让群众出门有法、抬头见法、说理用法、办事循法,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坚持普治并举,深化基层治理实践
紧扣全市“三个年”活动、八场硬仗、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把普法融入法治实践、基层治理全过程。抓住重要节点,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普法活动,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等,累计开展各类法治宣传6000余场,覆盖群众80余万人次,让法治精神“活”起来,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八五”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3支队伍活跃在基层,打造“行走的普法课堂”,累计开展法律“七进”“民法典点亮美好生活”等法治宣讲1600场,覆盖群众30万人次。出台司法行政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15条硬核举措,扎实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法治体检”等专项行动,组织律师进企业开展法律咨询,帮助企业化解风险,解决困难,挽回经济损失8137.2万元,让政府更有为、企业更有感。坚持网络、实体、热线三大平台同步推进、融合发展,优化“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全市524家法律服务机构,就近便捷精准服务贴近群众;聚焦农村普法“最后一公里”,精心培育2193名法律明白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45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8600余件,在家长里短、邻里小事中开展政策宣讲、解读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今年是“八五”普法规划的收官年,也是“九五”普法规划衔接关键之年。下一步,市司法局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以创新为驱动,以阵地为支撑,以需求为导向,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具有铜川特色的普法宣传新路径,以法治方式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
记者手记
参加此次铜川“八五”普法工作新闻发布会,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信息梳理,更是一场对“普法如何落地生根”的深度感知。没有空泛的口号,满是扎实的举措与鲜活的成果,让我真切看到铜川正用特色路径,让法治精神走进寻常百姓家。
发布会中,“红色+法治”的融合最让我触动。铜川充分运用照金这一宝贵资源,深挖“投豆选举”等红色法治故事,还创作出红色法治主题作品,让人们在参观照金纪念馆时,既能感受红色精神,又能读懂法治内涵。这种将红色基因与法治文化结合的方式,远比单纯宣讲法条更有感染力。
“动漫普法快板”的创新也令人印象深刻。把生硬的法律知识,装进群众爱听的快板、爱看的动漫里,一月一主题紧跟热点,还能登上“学习强国”、被司法部转载。这让我明白,好的普法从不是“我讲你听”,而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法治知识“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更难得的是铜川普法的“接地气”。55个法治阵地遍布城乡,2193名“法律明白人”扎根基层,不仅能调解邻里矛盾,还能帮群众化解法律难题、挽回经济损失。从领导干部到青少年,从企业车间到乡村小院,普法真正实现了“全覆盖”。
如今“八五”普法收官在即,铜川的探索已给出答案:唯有锚定群众需求、结合地域特色,才能让普法从“纸面”走向“心坎”,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