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中印正式恢复直航 28亿人启动新连接


[ 随着直航的逐步恢复,将进一步推动中印经贸的发展。中国多年保持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根据最新统计,今年1~8月,中印双边货物贸易额达10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4%。 ]

10月27日凌晨4点不到,航班6E1703在广州落地,代表着时隔5年后,中国内地和印度恢复了直航。

首趟直航由印度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靛蓝航空(IndiGo)执飞,于印度当地时间10月26日晚上10点07分在加尔各答起飞,飞往广州,全程3个多小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印之间的旅客通常要前往中国香港、新加坡,乃至迪拜转机,如今旅行时间大大缩短。

10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中国内地和印度恢复直航航班,是双方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天津会晤重要共识的最新进展,也是便利中印两国28亿多人民友好交往的积极举措。

恢复直航也受到了印度工商界的欢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刘宗义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印度不少知名企业在中印经贸合作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印度经济界和工商界一直希望改善中印关系。

商贸活动受益

10月26日晚,在加尔各答机场,靛蓝航空的工作人员点亮了象征吉祥与希望的铜制油灯,迎接首班直航启程。灯火映照下,旅客们的笑容格外明亮,不少人特意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时刻。

印度乘客戈亚尔(Krishna Goyal)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说:“过去我们去中国要转两三次机,从加尔各答飞新加坡,再从新加坡转机,现在有了直航,节省了大量时间,也更便捷。”

据新华社报道,当天靛蓝航空执飞加尔各答至广州航线的航班机型为空客A320neo,载有176名乘客。执飞此趟航班的靛蓝航空机长穆克吉(Abhijit Mukherjee)表示,来程飞行“非常顺利”,如果没有直飞航班,乘客就必须在第三地转机,将耗费不少时间。

此次直航恢复受到了中印各界的热烈欢迎,首航航班往返均实现了100%上座率。靛蓝航空首席执行官埃尔贝斯(Pieter Elbers)表示,恢复直航有助于实现两国间人员、货物等顺畅流动,进一步加强两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国家之间的联系。

印度外交部10月2日宣布,经磋商中印双方目前已达成共识,两国间连接指定通航点的直飞航线,可依据2025年冬航季航班计划,于2025年10月底前恢复。10月9日,郭嘉昆也对这一消息予以证实。

在印度外交部作出上述表述后,靛蓝航空当天就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宣布:“我们很高兴地宣布恢复往返中国的航班。自2025年10月26日起,我们将开通从加尔各答直飞广州的航线。”10月3日,靛蓝航空就在官网和手机应用程序上开售机票。

靛蓝航空成立于2006年,虽然是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但目前已是印度市场份额最大的航空公司,在印度国内航线的份额已超过60%,近年来重点专注于开拓国际航线。目前运营着超过400架飞机规模的机队,连接90多个国内目的地和40多个国际目的地,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航空公司之一。

加尔各答是印度东部的重镇,是仅次于孟买和新德里的第三大城市,由于在地理上更为接近中国,千百年一直与中国保持着渊源。时至今日,在加尔各答还有古老的唐人街,在街上还可以吃到中印融合菜。

加尔各答印度商会负责人辛格(Rajeev Singh)还表示,“直航航线将减少物流运输与中转时间”,使商贸活动受益。随着直飞广州恢复,印度商人下机就可直接前往还在进行中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

广交会作为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印度企业家、采购商和专业人士前往。

恢复历程

在疫情之前,中印每月有超过500个直飞航班。2020年3月22日,印度因疫情中断了所有国际航班,但当年5月就通过特别安排开始逐渐恢复,但由于各种影响因素,除疫情期间偶有包机外,直到2025年中国内地与印度依然没有直飞航班。

外交部官网显示,当地时间2025年8月18日,中印外长达成10项成果,其中第六条提到,“双方同意尽早恢复中国内地和印度直航航班,同时修订两国民航运输协定”。

在两个多月之后,直航终于成为现实。靛蓝航空在宣布恢复首条直航后,又马不停蹄宣布了第二条直飞中国的航线,将从11月10日开始执飞德里—广州航线。印度另一家大型航空公司印度航空也预计将重启中印航线,但目前尚未公布细节。

10月18日,据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介绍,11月9日起,东航将开飞中国上海往返印度德里航线,每周三、六、日执行,这使得两国间的直航航线迅速增加至三条。东方航空在疫情前曾经运营着上海与德里以及昆明和加尔各答两条中印直飞航线,均为每日班机。

随着直航的逐步恢复,将进一步推动中印经贸的发展。中国多年保持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根据最新统计,今年1~8月,中印双边货物贸易额达10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4%。

中印产业结构互补,印度在信息软件、生物制药等方面具有优势,中国在电子制造、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较快。例如,中国是印度电子制造零部件的最大来源市场,据行业估算,中国产品占行业所用零部件的50%~65%,印度电子制造业高度依赖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以确保成功。

如今往返中印之间的旅客主要还是商务客。此前,印度宣布自2025年7月24日起,中国公民可申请旅游签证到访印度,这是印度时隔5年后首次恢复接受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申请。不过事后显示,印度对申请材料的审核十分严苛,要实际拿到印度旅游签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同时电子签证依然没有恢复,印度在2015年7月开始向中国公民发放电子旅游签证,在2019年10月,又进一步放宽对中国公民的电子签证政策,开始发放5年有效可多次入境的电子旅游签证(e-TV)。

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在今年9月24日透露,中方重启印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已有700多名官方香客、近2万名民间香客实现了他们的人生梦想。截至9月22日,中国驻印度使领馆已向印度公民发放超26.5万份签证。

其实在疫情前,印度官方也曾积极争取中国游客赴印旅游。时任印度旅游部长的阿方斯(Alphons Kannanthanam)曾在2018年8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游客来印度太少了,他们在做各方面努力,以提高中国赴印游客的数量。

他当时表示:“我们需要更多中国游客来印度,我们制定了一个目标,在短期内,或许就是几年内,我希望有1%的中国出境游客来印度;长期来讲,我希望10%的中国出境游客会来印度。”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