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危旧楼“搭积木”式原拆原建


  本报讯(记者袁璐)10月24日,西城区三里河一区28号楼下,一台重型塔吊吊起项目首个混凝土模块化箱体,精准落位。这标志着该楼正式进入“搭积木”式快速建造阶段。这是西城区第二栋采用装配式技术原拆原建的老楼,意味着模块化建造从试点走向成熟推广。

  三里河一区28号楼,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居民李女士说,楼内水管锈蚀漏水,冬天墙体透风,夏天电路跳闸,楼体还因年久失修出现裂缝。2023年,该楼纳入西城区危旧楼改建范围。西城区住建委副主任王勇表示,超大城市的城区空间资源紧张,“原拆原建”成为平衡居民安置与城市更新的关键路径,但传统施工周期长、噪音扬尘扰民等问题亟待破解。

  模块化建造正是破题之策。2023年,西城区启动桦皮厂胡同8号楼改造项目,成为北京市首个采用混凝土模块化技术的原拆原建试点,为危旧楼原拆原建改造提供了范本。三里河一区28号楼成为西城区第二个模块化原拆原建项目,意味着这项技术从试点验证走向成熟推广。

  在中建海龙研发的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下,先将三里河一区28号楼科学划分为156个预制模块单元,包含6种户型,其中90%的工序在专业工厂完成,最后运到现场像“搭积木”一样组装。这种创新方式让工期较传统建造缩短约75%,大幅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