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建立100多个麋鹿繁殖种群


  本报讯(记者陈强 通讯员钟震宇)昨天,记者在麋鹿与生态保护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麋鹿回归我国40年来,数量由最初77只增加到1.5万只,种群通过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全国扩散,全国已建立100多个麋鹿繁殖种群,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5个地区。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麋鹿回归40年来,野生种群重建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科研人员在江苏、湖北等地建立了6个野生种群,目前我国野生麋鹿数量超过了6000只。

  麋鹿是北京城的“土著居民”,1900年前后,我国最后一批麋鹿灭绝前,北京南海子是它们最后的栖息之所。1985年,中英两国政府启动了麋鹿重引进项目,22只麋鹿回到了它们祖祖辈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拉赞·穆巴拉克在研讨会致辞中表示,麋鹿重引进项目已成为全球最成功的物种重引进范例,是“野生动物重引进的中国范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提供了生动实践。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研究团队在麋鹿基因组方面首次构建麋鹿T2T基因组,极大地提升了麋鹿基因组的完整性和精度,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完整参考。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