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2027年全市将建成 100条(个)幸福河湖


10月17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八场),聚焦重庆水利发展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市水利局局长刘忠介绍,“十四五”以来,水利11项规划指标全部超预期完成,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累计争取中央资金768.5亿元、较“十三五”增长37%,预计完成水利投资1723亿元、较“十三五”增长45%。

五年来,重庆聚力构建均衡立体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努力让水资源“留下来”“活起来”。通过重塑水资源配置格局,我市有力推动巴南观景口、南川金佛山2座大型及104座中小型水库竣工或主体完工,强力推进开州跳蹬、綦江藻渡、云阳向阳3座大型及91座中小型水库建设,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通水,新增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超15亿立方米,现代水网初具规模。

通过实施提升农村饮水质量专项行动,统筹建设农村供水工程4700余处、灌区续建配套项目57个,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72万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8%,成功抵御近年来连晴高温和旱情影响,有效保障了群众生活和灌溉用水。

通过全面落实“一河一长”,全市每条河湖都有了“主理人”,1.83万名河长常态化巡河、查河、治河,落实市级总河长令,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河湖脏乱”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永川临江河由“臭水沟”变为“休闲地”,武隆大溪河水质由过去的劣V类提升至Ⅱ类,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群众家门口的“风景线”。

市水利局副局长卢峰介绍,举全市之力推进的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将在今年底实现全线通水。这条横跨长江、嘉陵江的输水线,每年可为渝西地区输送1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资源,未来重庆水网的“主动脉”将更加强劲。

数字赋能重庆河流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通过实施幸福河湖建设“百千行动”,预计到2027年全市将建成100条(个)、到2035年建成1000条(个)幸福河湖。在国家层面,永川临江河、铜梁淮远河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典型案例;在市级层面,云阳长滩河、丰都龙河等16条河湖被打造成为全市幸福河湖样板。并且挖掘了像桃花溪流域水电文化、琼江流域龙舟文化等涉及水利的历史文化故事60余个。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