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也许都有一位“点灯人”。他的一句话,可能照亮我们前行的漫漫长路;他的一个鼓励,足以让我们铭记一生。今年,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赵爱芹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管杰、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马芬分别被授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们坚守育人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赵爱芹:
在职教之路上躬耕不辍,奋进有为
“她在职教之路上的努力和付出,改变了我们的一生!”学生们纷纷感慨。
赵爱芹,正高级讲师,北京市中小学特级校长,教育部中职名校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先后获得“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荣誉。
工作中,赵爱芹是一位集独到见解、深刻思想、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于一身的资深职教专家,教育部学术及教材建设等多领域的专家委员。作为一名职教校长,她克服丰台区职业成人教育多次整合的巨大困难,砥砺奋进迅速实现了从国家级重点校、到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再到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和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的三级跨越与提升。她带领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条终身教育理念下的职教发展之路。
她实施职成一体治理慧品工程,实现产城教精准对接。建设丽泽终身教育学院,实施社会服务优品工程。她坚持培育创新型未来工匠,牵头多个改革项目,包括专业建设精品工程、学生成长匠品工程、教师发展名品工程,斩获多项荣誉。她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服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形成“丝路学堂”海外分校品牌和“丝路工匠”国际职业技能大赛品牌,输出多项大赛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在职教之路上躬耕不辍,奋进有为。
管杰:
办学兴教,开路领航
管杰,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校长。他先后荣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三届“明远教育奖”、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首都优秀科学传播奖,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
18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丰台教育的第一线,以“办好一所学校,开辟一条通道,引领一个区域”为教育梦想。初任北京十八中校长时,主持对方庄地区27个教育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以十八中为龙头的方庄教育集群,成为北京市第一个教育集群。集群逐步从“抱团取暖”式、以资源共享为主的初级区域教育共同体,发展到以课程为中心的区域教育生态共同体,再到打通各学段学生发展出口的现代化区域教育共同体,成为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创新培训平台”七家核心成员中唯一的基础教育单位。
在教师发展方面,管杰坚持以新时代育人需求为导向,建构了激发教师“岗位效能感、事业成就感、生命意义感”的区域教师共同体发展机制。开发了教师发展档案管理、需求周期诊断、发展成就与成长路径画像、教学课例研究、共同体协同五大数字化支撑应用,形成区域教师发展数字化新生态。以“一核二翼四驱”战略主持特级校长工作室,其“三学三做”理念成为校长队伍建设行动纲领。
调任十二中后,管杰积极引领学校在数智化教学、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持续领跑。他团结全体十二中人奋力拼搏,在2025年高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马芬:
坚守近三十年,做教育守望者
二十九载执教路,二十四年班主任春秋,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教师马芬用近三十年的坚守,诠释着 “做教育守望者” 的初心。“少一点人云亦云,多一点扪心自问;少一点自高自大,多一点自我反省;少一点夸夸其谈,多一点踏实践行”,这是马芬从事教育的标尺。她始终以“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为宗旨,提出 “做不妨碍别人的人,做有责任感的人,做敢于担当的人” 的做人三层次,她自身为范,将品格育人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
面对处于叛逆期的学生,她许下 “三年磨平戾气” 的诺言,用日复一日的耐心陪伴,将桀骜的棱角化为温润的锋芒;遇见英语成绩蹉跎的孩子,作为班主任的她执起 “不放弃” 的信念,一句 “没尽力呢,哪能轻言放弃”,便开启了长期放学后办公室的陪伴时光。学生口中 “老马眼里只有我们,她能引导我们活成想要的样子”,便是对这份坚守最真挚的回响。
作为班主任,马芬构建起 “三层三阶” 育人体系,为班级勾勒出发展蓝图。三年规划铺就未来,让学生在自主制定每日计划书、建立个人进阶档案的过程中,养成自律的习惯。正如学生所言:“老马宛若一个守望者,耐心且勤奋地守望着我们的成长。” 她守的是学生的青春,守的是教育的初心,守的是民族复兴的微光。
□本报记者 余翠平 通讯员 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