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高位难掩“人民币上位”趋势初显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季晓莉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0月7日收盘时,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黄金期价报每盎司4004.4美元,刷新收盘历史纪录,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71%,2025年内黄金涨幅超50%。黄金如此大幅跃升,原因何在?是地缘冲突,还是通胀预期?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美联储重启降息、美元指数显著走弱,各国央行连续增持黄金储备,私人部门积极配置黄金资产,资本市场在用脚投票。近日,美国联邦政府因预算僵局再度陷入“技术性停摆”,全球经济前景陷入迷茫,市场暴发避险本能。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价格上涨,对应着美元指数年内跌幅近10%,而人民币汇率年内上涨2.46%。在特朗普试图构建“美元+加密货币”的新的金融秩序时,人民币正从“结算货币”转至“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人民币全球外汇储备占比2.12%(2463亿美元),位列第六,低于美元(57.74%)、欧元(20.06%)、英镑(5.12%)、日元(5.15%)和加元(2.63%)。虽然有人觉得,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尚未完全相符,但是今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运行迎来十周年,人民币国际化正向“主动参与全球货币体系重构”演化。

    今年二季度,中国企业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占比首次超过美元。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外企和第三国贸易对手,主动要求用人民币结算,大量企业将“资产安全性”视为使用人民币的首要原因,人民币越来越好用和稳定。9月26日,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超百亿元。境外投资者买入人民币债券、增持A股核心资产,甚至推动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截至今年8月末,已有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规模约4万亿元。更多全球资金在“重新理解中国资产”。

    9月24日,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上海正式启动,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等三大业务平台同步亮相。流动性增强、清算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和制度环境日益友好,人民币作为全球交易基础设施优势开始显现。在数字货币领域打造更安全、有公信力的“中国方案”必将对跨境支付和全球规则制定产生影响。

    未来,要提升人民币跨境交易的流动性充裕度、资产安全性、制度透明度与技术支持能力,简化政策、优化流程,提供丰富、高效的风险对冲工具,设计更具适配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推动人民币成为在全球贸易、融资与储备中的“硬通货”。

    今天我们看到“黄金历史高位”、“美元权威消解”的新闻,要看到其背后的逻辑,更要理解全球货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民币大有可为,正在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心。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