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改革报)
转自:中国改革报
□ 李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中国2024年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1/3,光伏、风电装机容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近年来,水电水利规划(以下简称“水电总院”)坚持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战略,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积极践行全球治理倡议,为我国国际能源合作走深走实提供了智力支持。
助力全球能源转型提速
能源转型的有力推动者。近年来,水电总院先后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阿拉伯国家联盟(以下简称“阿盟”)、非洲联盟(以下简称“非盟”)等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展开合作,促成了中国—上合组织能源合作中心、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中心、中国—阿盟清洁能源培训中心、中国—非盟能源合作平台等重点区域合作平台的落地,推动了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提速。与此同时,水电总院还推出了《能源变革指数蓝皮书2023》《能源变革指数蓝皮书2025》等旨在推动全球能源变革,构建全球能源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系列重要成果,为全球能源转型提出了中国主张。
能源转型的积极参与者。中国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引领者,不仅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体系,也依托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和快速的技术创新,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新能源产品。作为中国与各国连接的能源合作平台,水电总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深入调研非洲、东南亚、中亚等资源优势,孵化了多个可再生能源项目,助力中国企业海外布局,形成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能源合作示范项目。
中国转型经验的传播者。水电总院作为国内能源智库平台,近年来积极投身于国际能源合作规划研究、国际项目咨询评审等方面,发挥了能源智库和技术支撑机构的作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解决方案。比如,结合非洲各国差异化的可再生能源禀赋,以及我国提升农村地区电力可及性的经验,提出了“小而美”能源项目开发思路,为全球南方国家能源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路径。
“十四五”取得丰硕成果
务实推动多边能源合作。“十四五”期间,作为中国—IRENA合作办公室、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中心以及中国—非盟能源合作平台的实体运行单位,水电总院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组织、策划了多项推动多边能源合作的务实活动。在中非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下,组织策划了两届中非能源合作推介会,为非洲的能源转型提供了全面支持。围绕海上新能源发展与中欧合作策划了相关活动,成多个重大项目签约。今年9月,中国—上合组织能源合作中心在水电总院揭牌。水电总院成为该中心的实体运行单位,这是新时期赋予水电总院的新使命。
专业保障多个项目落地。“十四五”期间,水电总院持续发挥专业智库、咨询机构的专业优势,推动了老挝南芒河1水电站、肯尼亚加里萨50兆瓦光伏发电站项目等在内的一批“小而美”能源项目的落地,确保了布隆迪胡济巴济水电站库区及首部枢纽等能源合作示范项目的高质量交付。与此同时,水电总院还通过“中非能源创新合作加速器项目”,筛选出智慧微网、新能源三轮车、光伏、清洁能源净水装置等对口项目,为非洲各国的能源绿色转型提供了可行路径。
高质量交付多项成果“。十四五”期间,水电总院高质量完成了国际能源合作规划研究和绿证推广等工作,交出了《中欧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与产业链对比分析与合作潜力研究》,编制发布了《金砖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3》《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报告2023》《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可再生能源合作报告2024》《中国—东盟可再生能源合作报告2024》等成果。同时,作为我国绿证市场建设的技术支撑单位,水电总院还推动了中国绿证的国际化。截至目前,推动企业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的国际倡议——RE100已全面认可中国绿证,这有助于加速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十五五”瞄准更高目标
深化现有多边合作,务实完成发展目标。“十五五”期间,水电总院将继续深度参与政府框架下的能源合作,为中国—上合组织能源合作中心、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中心、中国—阿盟清洁能源培训中心、中国—非盟能源合作平台、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等区域能源合作平台,提供成果落地的支撑。水电总院将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着重做好务实合作,推动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示范项目、中国—上合组织能源平台相关工作,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一起实施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推动融合创新发展,巩固已有丰硕成果。“十五五”期间,水电总院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加强投资开发、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咨询设计、规则标准、金融等各环节的务实合作。将持续加强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积极推动中发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能源技术装备、标准“走出去”,依托丰富的应用场景与实践经验,将水电、抽水蓄能、风电、光伏发电、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光伏+、能源+等先进开发模式带到海外,促进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方案的协同进步,加速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开展能源交流对话,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十五五”期间,水电总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立足行业前沿,依托多边、双边合作机制与平台,继续推动区域能源合作交流,定期发布权威研究报告,为区域能源合作提供智力支持。水电总院将因地制宜输出能源转型的“中国方案”,促进区域可再生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能量,提供中国智慧。
(作者系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