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大平台”的灵活与眼界


■记者观察

易方达“大平台”的灵活与眼界

◎记者 聂林浩

作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亲历者与领军者,易方达基金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到数万亿元级别。资金体量的不断扩张,对公司组织制度、流程规范、投研协作的要求也更为复杂而精细。在多风格策略并存、多元化团队并进的背景下,易方达设置了“大平台、小团队”的组织体系,既保证了整体前瞻的眼界,又保持了灵活性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不少基金经理都提到自己加入了一些“敏捷小组”。具体而言,“敏捷小组”更像一个兴趣研究小组。这些组织没有固定边界,且由具备一线研究经验的基金经理、研究员自行发起,围绕当前的市场热点、产业变化或内部专题研究灵活组建。

例如,在“反内卷”议题热度上升时,多个行业都推出相关政策,易方达相关领域的基金经理、研究员第一时间聚在一起,展开激烈讨论与观点碰撞,不同行业的认知由此快速磨合与对齐。又如,今年人形行情刚启动时,市场尚未广泛关注,易方达基金的“敏捷小组”就已率先成立。由于机器人涉及多学科交叉,除了专注该领域的研究员外,一些覆盖汽车零部件的人员也参与进来。通过这种跨界协作,研究团队得以迅速补齐视野盲点,基金经理也能从更多元的维度上作出投资判断。

无论是“大平台、小团队”,还是“敏捷小组”,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让一个平台在不断扩张的同时保持进化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更全面的信息获取能力与全球视野尤为重要。

作为行业头部机构,易方达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强调实地调研和持续跟踪,以保证研究的前瞻性和及时性。

对于科技投资而言,除了密切关注国内动向,也要紧跟海外最新动态,以更全面的视角进行科技全产业链研究,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因此,从2015年开始,易方达就鼓励基金经理、研究员出国调研,范围覆盖美国、欧洲、日本等海外市场的上市公司。投研人员通过实地考察,与海外的基金经理、行业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公司的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演进路线,以及海外技术人员的研判逻辑与推演过程。

据悉,如今易方达的调研足迹已遍布多家全球头部科技企业。这些持续的、系统的一手信息积累,增强了公司在全球产业趋势层面的理解力与判断能力,为团队的投资研究提供了坚实支撑。

务实进取,也是易方达极具特色的一面。近年来,公司积极开拓资本市场业务,一级市场与一级半市场的业务进展如火如荼。今年以来,港股IPO升温,易方达已成为港股市场基石投资、锚定投资的活跃机构。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易方达初创时的故事,充分展示出其务实的精神。刚起步时,易方达在香港经常遭到外资投行的“冷遇”。为此,公司派出两位资本市场业务经理专程赴港,开启“扫街”模式。通过一家家反复拜访,最终与外资投行建立起信任关系。与此同时,在一些企业刚流露出上市意向的早期阶段,易方达的资本市场团队就会提前深入了解企业详情,也会通过沟通让企业认识到易方达的投资理念与平台价值,为后续的合作奠定基础。

用易方达内部人士的话说,资本市场业务的建立离不开公司从上到下长期的沉淀、努力与持续积累。

越深入了解易方达,越可以发现:从“大平台、小团队”的组织架构,到灵活高效的“敏捷小组”;从深入产业的全球调研,到攻坚克难的资本市场业务拓展,易方达基金通过多维度的探索与实践,构建起一套适配自身发展、符合市场趋势的投研与业务生态。在这套生态体系中,分享文化是基石,人才培养是核心,全球化视野是助力,前瞻性布局是关键。

未来,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变化,公募基金行业或许还将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但从易方达基金过往所展现出的战略定力与自我革新能力来看,可以相信,这家头部基金公司将继续为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思考方向。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