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上半年GDP增速全省第二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季蓉)10月27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海北藏族自治州专场在西宁召开。会上,海北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长赵海平围绕生态保护、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等方面,介绍了海北州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效。

海北州将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海北州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条例》颁布实施,全州332名河湖长、411名河湖管护员以及666名林草长、4560名生态管护员认真履职,实现2765万亩草场、793万亩林地生态管护率100%。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目前海北州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69.71%。青海湖湟鱼资源蕴藏量、普氏原羚数量分别增长到保护初期的49倍、11倍多。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海北州8处生态科普基地、17处自然保护地、18所自然学校、29个生态管护站作用有效发挥,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入选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海北州经济增长成效持续显现,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增速5.1%,2025年上半年增速6.1%,均位列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超10%,“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31.43亿元。

同时,海北州产业发展稳中有进。建成“千牛万羊”养殖基地74个,2586万亩草原、213万头(只)牦牛藏羊、1.09万亩耕地通过有机认证。门源、祁连青稞油菜基地纳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录,刚察县创成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海晏县入选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全州“三品一标”农畜产品达161个,门源小油菜籽、祁连藏羊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刚察藏羊列入全国“一县一特色”品牌目录,海晏夏华小牦牛、门源百里花海蜂产品获评省级“百佳优品”,“三地百柜”达到50家,“祁连山下好牧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推广。

全州能源装机总量达到204万千瓦,年发电量近33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对工业贡献率达67%。环湖北岸6处生态观景点建成运营,A级旅游景区达到33家,“梦幻海北”旅游环线入选全国第二批交旅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名单。“红色研学+”产业持续发展,31处红色研学现场教学点串点成线,原221基地旧址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