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速递|同和药业接待华创医药等38家机构调研 前三季营收增11.63% 新产品收入占比近四成


调研基本情况

投资者活动关系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时间

2025年10月25日11:00

调研地点

公司会议室

参与单位名称

华创医药、东吴医药、、民生医药、医药、、开源证券、、华安医药、华源证券、、平安证券、富安达基金、上海鹏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永赢基金、天治基金、创金合信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期货、孝庸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科投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鹏华基金、上汽颀臻(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兴业基金、天弘基金、中邮证券、和君资本、合众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实投资、恒复投资、湘财基金、东方红等38家机构。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周志承(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胡锦桥(财务负责人)

前三季度经营情况解析

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周志承在调研中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11.63%;实现净利润8366.46万元,同比下降12.61%(扣非净利润7628.8万元,同比下降18.02%)。毛利率为30.70%,同比下降2.9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3.15%,同比下降3.65个百分点。

从业务结构看,国内外销售均实现增长,新产品贡献显著: - 国外销售5.05亿元,同比增长8.94%,占总营收比重79.33%;国内销售1.31亿元,同比增长23.36%,占比20.67%。 - 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9.93%,占总营收比重47.33%;成熟品种实现销售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13.21%。 - CMO/CDMO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699.10万元,同比减少10.25%。

指标 金额(万元) 同比增幅
营业收入 63,624.13 11.63%
净利润 8,366.46 -12.61%
扣非净利润 7,628.80 -18.02%
国外销售收入 50,475.44 8.94%
国内销售收入 13,148.69 23.36%
新产品销售收入 30,117.43 9.93%
成熟品种销售收入 33,506.70 13.21%
CMO/CDMO业务收入 5,699.10 -10.25%

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1.14%,环比下降13.18%;净利润2517.81万元,同比下降3.84%,环比下降33.22%。对于环比下滑,公司解释主要受部分老品种车间停产改造、新产品工艺验证影响产能及二季度基数较高等因素综合作用。

核心问题与公司回应

毛利率同比下滑原因

公司表示,前三季度毛利率下降2.96个百分点,主要系两方面因素:一是老产品价格处于低位,且一厂区部分车间停产改造导致单位制造费用上升;二是二厂区一期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折旧费用增加,同时三季度进行工艺验证的新产品数量增多,影响产能利用率,导致单位生产成本上升。

新老产品未来增长展望

  • 老产品:国内外需求正在恢复,销量同比增长,去库存基本结束,价格已企稳。一厂区技改预计年底完成,届时产能将大幅提升,单位成本有望下降,支撑销售额稳定增长。
  • 新产品:2025年前三季度规范市场已开始放量,高端法规市场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14.33%。未来2-3年,预计2026年新产品同比增长1-1.5亿元,2027-2028年增速将提升至每年2亿元以上。目前在研的维贝格隆、罗沙司他、奥吡卡朋等品种已进入注册阶段。

CMO/CDMO业务进展

公司透露,当前CDMO在手订单约5000万元,其中四季度订单2300万元。近年新增项目有所增多,虽部分老项目逐步退出,但新项目有望在2027-2028年放量,推动该业务快速增长。

产能建设情况

  • 二厂区一期已于2024年6月转固,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二期工程7个合成车间及1个研发楼中,已有2个车间完成设备安装并开始试生产,满负荷产值预计可达2亿元以上,增量折旧约1800万元,具体转固时间将根据工艺验证情况确定。

未来发展展望

公司表示,将持续聚焦原料药主业,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 内销拓展:加快API品种国内注册申报,维格列汀、非布司他等已获批产品将陆续加入内销梯队,推动内销占比提升。 - 研发投入:保持较高研发强度,每年新立项10个左右原料药研发项目,重点投向原料药、CMO/CDMO及特种制剂领域。 - 产能释放:一厂区技改年底完成后将提升成熟品种产能,二厂区二期产能逐步释放,预计2026年起盈利能力将明显改善。

费用控制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14%、4.22%、6.45%,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公司预计随着营收规模扩大,费用率将进一步优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