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风起濠江畔 青澳共赋新篇章


本报记者 石成砚

金秋十月,潮涌濠江。

2025青海—澳门经贸交流合作活动将于10月27日至28日,在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澳门举行,青澳两地高扬携手共进之帆,把稳互利共赢之舵,激荡起共创美好未来的澎湃动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澳门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和国家对外开放窗口,也是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的“精准联系人”,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青海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地,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发展潜力。

山海虽远,战略同频。依托高度契合的资源禀赋与目标同向的发展愿景,青澳两地开启了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崭新局面……

回顾2024年9月,青海—香港经贸交流合作活动首次走进“东方之珠”,为两地行业和企业增进往来、共谋发展搭台引路,进一步拓宽“青货出海”通道,为青海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短短半年内,2025年2月,青海以招商引资“新春第一会”开局起步,再度南下香江之畔。三天时间内,密集开展高层政务拜会、考察走访、传媒发布、招商引资专场推介、青海“家宴”新菜品品鉴等17场活动,双方在生态环保、绿色算力、经贸往来、文化旅游等领域签署41项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31.6亿元。

这一系列务实成果,推动青港交流合作实现由“点”到“面”的跨越式发展。当前,从香江到濠江——从香港拓展至澳门,青海迈出更加坚实的开放步伐,传递出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今年前9个月,青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3.5亿元,同比增长45.2%,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前三季度青海与澳门进出口1234.2万元、同比增长82.6%。眼下,依托澳门平台推动青海特色产业“走出去”的步伐正不断加快。

2024年8月,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供港澳”蔬菜基地内,一批豆苗抢“鲜”上市,在严格经过分拣、包装和低温预冷等工序,最快仅用一天半时间便送达澳门市民的餐桌,标志着青海冷凉蔬菜首次实现直供澳门。同年,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祁连藏羊”首次闯入澳门市场,成为当地唯一的冰鲜藏羊品牌。此外,我省牦牛酸奶、有机枸杞等高原特色农产品,也搭载澳门高效的冷链物流与商贸网络,逐渐进入葡语国家市场。

今年10月,第三十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上,枸杞、冬虫夏草、牛羊肉、青稞等15类青海特色产品集中亮相,以其绿色、有机、天然的品质赢得澳门市民与国内外采购商的广泛赞誉,“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文化往来同样精彩。今年5月,“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活动走进澳门,让澳门市民近距离感受瑰丽唐卡、豪迈歌舞等青海文化独特魅力。7月,20余名澳门学子踏上青海大地,在高原山水与人文历史间进行了一场深度研学……青澳两地跨越山海的对话持续升温,一次次互动中,文化的纽带越拉越紧,友谊的共鸣愈发响亮。

随着2025青海—澳门经贸交流合作活动进入倒计时,青澳双方将围绕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的互补优势,在多个维度共同谱写互惠共赢的崭新篇章。

展望未来,澳门作为国际自由港,在绿色金融、低碳治理、生态合作等领域经验丰富,可深度参与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共建国际化生态价值转化平台,重点在生态修复、新能源体系、零碳园区及绿色建筑等领域深化合作。

依托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独特职能,青海可进一步扩大供澳农产品规模,推动“青字号”标准与国际认证体系对接,全面打通青海特色产品走向葡语国家及全球市场的贸易链路。

此外,澳门作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和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其成熟的文旅项目运营与创意设计能力,或将为青澳携手开发文旅项目、实现资源互补与品牌共赢提供强大助力。

面向未来产业赛道,青海凭借清洁能源与“天然冷源”的突出优势,积极布局绿色数据中心集群,这为引进澳门科技企业开展算力服务、人工智能、数字治理等领域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望携手开拓绿色算力产业的广阔蓝海。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