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国庆值守,让突发秒变安心


(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每逢节假日,天坛公园便成为“顶流”打卡地之一。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作为连接天坛公园的“门户车站”,北京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日均客流量突破8万人次,较平日增长200%,客流高峰从清晨8点持续至晚间9点。在人群中,值班站长赵磊左手高举扩音喇叭,尽管喊话的声音已有些沙哑,但“A口直达天坛”的提示依旧洪亮清晰。这是赵磊在地铁岗位上度过的第18个国庆节,也是他作为值班站长迎战大客流的第5年。

今年,为了让游客少等一会、少绕一段路,5号线天坛东门站取消限流措施,紧邻天坛东门的A口客流陡增,是其他出入口的3倍之多。假日期间,天还没亮,赵磊已来到站厅。他将10个扩音器、80条导流带、6个手台一一清点到位,把支援人员精准分配到闸机、售票机、扶梯等关键节点。“每个岗位差1个人,客流就可能堵10分钟。”他对班组人员强调,保障假日乘客出行,每分每秒都容不得差错。

“每年国庆假期都能遇到五六起突发情况,其中低血糖、中暑最常见。”赵磊说。今年假期某天上午10时,对讲机里急促呼叫:“站台有乘客头晕!”赵磊迅速赶到现场,看到一位女士脸色苍白靠在椅上。他蹲身轻声安抚,同时示意同事取来温水与糖块。随后,赵磊轻抬女士手腕,以指尖探脉,确认脉搏平稳有力,这才稍松一口气。

处理完这起紧急情况后,赵磊抬腕看表,脚步不自觉地加快——10点10分,该去接那位“老乘客”了。两年前,赵磊发现一位老人每天独自乘地铁去天坛公园锻炼。鉴于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预约无障碍服务,赵磊便和同事悄悄记下老人的出行规律。随后的每天早上6点,他们都会准时在站台等候老人下车,搀扶老人出站;上午10点,再到地铁A口接老人返程。看到熟悉的身影,赵磊自然地接过老人的手提袋,在台阶处反复提醒“慢点走”。老人的手顺势搭在他肩上,动作熟练而默契,仿佛家人般温暖相伴。

每逢节假日,天坛公园都会吸引众多中外游客。一次,几名外国游客举着手机,焦急地展示翻译软件上的“步行街”。赵磊快步上前,微笑着掏出英文导行卡,用流利的英文耐心讲解换乘路线,递上卡片解答疑问。为服务好国庆期间游玩的外国游客,他还提前录好换乘路线、景点名称音频,休息时反复听,确保关键时刻不“卡壳”。

夜色渐深,晚上9点,最后一波客流渐渐散去。赵磊沿着站厅走了一圈,检查完所有设备,才脱下早已被汗水浸透的工服。站在车站出口处,他望向不远处的天坛公园,灯光勾勒出祈年殿的剪影。18个国庆假期,他守护了无数人的出行路。“看到大家能顺利出行,平平安安回家,我的心里很踏实。”他说。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张添翼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