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陈景安
先导科技集团已在衢州累计完成投资超80亿元,2025年全年在衢项目累计可实现年产值近5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已完成产值21亿元。9月26日,在衢州市全面实施“五链融合”深化工业强市第十一次例会上,先导科技集团负责人透露了这一组数据,显示了链主企业积极推动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成效。
聚焦产业布局,夯实链主支撑力。先导科技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光电子与半导体材料企业,始终将衢州作为战略发展高地,落地三大核心项目。聚焦建链补链,建设智能传感器项目,搭建全品类传感器平台,助力衢州集成电路特色工艺产业快速发展;聚焦延链强链,建设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及高端化合物半导体及器件基地,主产MO源、电子特气、高纯金属、射频器件等关键材料与部件,可为半导体、显示、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全方位的产品矩阵;聚焦国产替代,建设先进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园,覆盖MRI、CT/PET-CT、DR等影像设备及核心器件,实现国产化突破,打破高端医疗影像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些项目不仅是先导科技集团融入的重要支点,更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补齐区域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强化协同联动,提升产业辐射力。先导科技集团负责人表示:“衢州产业生态优良、龙头企业集聚,为我们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深厚的合作土壤。我们已与巨化集团、衢州杭氧、衢州华友、衢州吉利系等企业形成深度互补与紧密合作。巨化集团提供基础化工原料,衢州杭氧配套工业气体,我们生产的半导体材料直接供应金瑞泓等产业链上伙伴,衢州‘吉利系’也已成为我们传感器产品的重要应用方。通过链主引领与上下游协同,我们共同助力衢州打造更具韧性和话语权的电子化学品与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链,更以自主技术突破了国外垄断。”据悉,先导科技集团成功研制出首台完全自主产权的量子流光子计数CT,实现“材料—芯片—器件—整机”全链国产化。MO源、电子特气等多项关键材料成为国内半导体客户首选,MEMS传感器在汽车、红外、医疗等领域已快速崛起,这些突破都显著增强了区域产业能级和外部辐射力。
突出创新赋能,构筑发展。先导科技集团在衢州的快速发展,是我市始终坚持“基金引导、人才驱动、科技攻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的结晶。
以基金为“启动器”。借力衢州构建的省—市—县三级基金矩阵,以资本助推项目落地和企业整合,先后完成迁址、先导电科与衢州发展产业重组;以人才为“驱动器”,依托衢州暖心的人才政策,持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团队。目前“先导系”在衢团队规模已超300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50%,为研发与生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先导科技集团以创新为“牵引器”,依托自有平台,突破国家级“卡脖子”技术达13项,并在高端电子化学材料、光刻机核心零部件以及半导体量测设备等半导体制程前沿领域加快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