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强)木刻版画上,通州地标燃灯塔与现代高楼同框;一墙之隔的AI作品展区里,嫦娥手捧玉兔、周身环绕糖葫芦,机甲风白龙马伴闪电金箍棒亮相……10月6日,记者探访宋庄艺术创意小镇发现,已开放20年的上上美术馆除了展出大量传统版画,还展出了300多件AI画作,让新技术为艺术创作注入新活力。
站在114厘米高、86厘米宽的木刻版画《燃灯照通城》前,艺术家弓淑英道出创作不易:“在木板上刻了2万多刀,足足花了近1个月。”几米外展出的靳青青的AI作品《嫦娥望月》,从启动到成图仅用1小时。听到这个时间,弓淑英并没表现出太多惊讶,而是笑着追问“构思多久”,靳青青的回答揭开AI创作的“真相”——“至少大半年。得把想法精准‘翻译’给软件,才能拿到满意的图。”
在靳青青眼中,AI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全新挑战:“倒逼我们深化思考。软件可以快速生成图像,功能很强大,但它仅仅是个工具,承载艺术家情感的作品才能打动更多人。”
即便深耕传统版画,弓淑英也并不排斥AI:“新生科技绝对不是为了消灭传统艺术,而是为我们打开了新视野。”如今,《燃灯照通城》已有了AI版本,细节仍在打磨中。
像弓淑英一样愿意尝试新技术的宋庄艺术家不在少数。一位在AI画作前驻足良久的策展人说,艺术家只有不断守正创新,才能实现“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非常有利于宋庄艺术创意小镇不断“迭代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