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一杯咖啡“桥”连中越


蒙自市“滇越故事”餐厅里,陶英为游客制作和讲解越南滴漏咖啡(摄于9月28日)。新华网 念新洪 摄蒙自市“滇越故事”餐厅里,陶英为游客制作和讲解越南滴漏咖啡(摄于9月28日)。新华网 念新洪 摄

  往小巧的铝制滴漏壶里投入咖啡粉,架到杯底抹有炼乳的玻璃杯上,再往滴漏壶里放压板,接着注入适量的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一家名为“滇越故事”的餐厅里,负责人陶英正在为游客制作店里的招牌饮品越南滴漏咖啡,“不管是制作方法,还是口感,都跟你们平时喝到的咖啡不一样!”陶英介绍说。

  红河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南与越南接壤。独特的区位,让红河州蒙自市、河口县、开远市等地的咖啡馆里多了一缕“越南风味”。而随着云南咖啡产业重大发展机遇的到来,不是咖啡主产区的红河州,也开始“另辟蹊径”,将目光瞄向咖啡豆生产大国越南,力争通过双边合作,闯出一条咖啡产业发展新路。

  首届中越(红河)咖啡节开幕式现场(摄于9月27日)。新华网发(尹樊羿 摄)  首届中越(红河)咖啡节开幕式现场(摄于9月27日)。新华网发(尹樊羿 摄)

  9月27日至10月8日在蒙自市举办的首届中越(红河)咖啡节,就是红河州推动咖啡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布置在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咖香红河·桥连中越”主题咖啡集市,一侧是来自云南的后谷、朱苦拉等咖啡品牌,以及蒙自本地的多家特色咖啡馆;另一侧则是来自越南的咖啡品牌,据越南邦美蜀咖啡协会会长郑德明介绍,本次共组织了约50家企业前来参加。中越两国咖啡齐飘香,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到来,成为国庆、中秋“双节”游蒙自的热门“打卡点”。

  首届中越(红河)咖啡节,参会嘉宾和逛展民众在一家越南企业的摊位前品尝咖啡(摄于9月27日)。新华网发(薛莹莹 摄)首届中越(红河)咖啡节,参会嘉宾和逛展民众在一家越南企业的摊位前品尝咖啡(摄于9月27日)。新华网发(薛莹莹 摄)

  热闹的咖啡集市上,越南黄协餐饮有限公司摊位前一整排的咖啡滴漏壶格外吸引眼球,工作人员裴氏秋河介绍,公司是第一次来云南、第一次来中国参加活动,主要带来了速溶、冷萃、麝香猫咖啡等品类,其中速溶咖啡尤为受欢迎。不错的销量,让裴氏秋河觉得不虚此行,“希望中越咖啡节能够常态化举办,把我们更多的产品介绍到中国来。”另一家越南企业安咖啡庄园,则带来了多款罗布斯塔咖啡豆,工作人员阮芳英介绍,就中国市场而言,此前只参加过江苏昆山的商贸活动,云南还是第一次来。阮芳英表示,云南和越南都是咖啡主产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两国咖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首届中越(红河)咖啡节,民众购买越南咖啡(摄于9月27日)。新华网发(薛莹莹 摄)  首届中越(红河)咖啡节,民众购买越南咖啡(摄于9月27日)。新华网发(薛莹莹 摄)

  咖啡节上,蒙自本地咖啡馆“十一点咖啡”的工作人员程瑜表示,云南和越南两大咖啡主产区的交流互动,可以起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积极效应,而不会担心被“抢风头”,这样一个双边交流互动的平台,对云南本地的咖啡从业者也能产生不少启发,她自己的咖啡店,就创新地以云南孟连的咖啡豆萃取出咖啡液,再加入越南的青芒果等特色水果,制作出了一款“中越合璧”、酸甜可口的特调。

  首届中越(红河)咖啡节,参会嘉宾参观考察蒙自本地的咖啡企业(摄于9月27日)。新华网发(薛莹莹 摄)首届中越(红河)咖啡节,参会嘉宾参观考察蒙自本地的咖啡企业(摄于9月27日)。新华网发(薛莹莹 摄)

  除热闹的咖啡集市外,首届中越(红河)咖啡节举办期间,中越咖啡贸易联盟正式成立,将致力于为中越咖啡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更畅通的渠道。此外红河州还组织开展了招商推介、贸易对接、实地考察等活动,以咖为媒,促进中越两国咖啡企业深化合作、协同发展、互利共赢。

  首届中越(红河)咖啡节举办背后,红河州发展咖啡产业的规划和路径是怎样的呢?红河州州长罗萍介绍,一方面红河州正谋划建设中越跨境产业园区,规划布局“越南—河口”国际咖啡豆专业市场,打造集交易、仓储、检测、金融于一体的枢纽平台;另一方面,红河州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优质咖啡种植带建设,并大力培育本土咖啡品牌。

  罗萍介绍,到2026年,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相继投产,红河州的咖啡年加工能力将突破6万吨,初步建成贯通上下游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念新洪)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