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述波) “距离10日热态试运行还有不到一周时间,我们要抓紧对集团30处热源的103台锅炉、1577个换热站及管网等再次进行网上巡检,以确保各项参数运行正常。”3日上午,在哈投集团供热生产指挥中心智慧供热控制中心大屏前,哈投集团供热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杨振兴与同事记录、分析着各项供热设施设备的数据参数。
“按照集团‘数字赋能发展’战略,我们已通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搭建覆盖热源生产、输配调度至用户服务的智慧供热管控体系。该体系集实时监测、参数调节、成本分析、服务督导与经营管控于一体,打破传统供热壁垒,实现全流程、全链条多维度协同监管,为集团智慧供热提供坚实保障。”杨振兴告诉记者,目前集团已实现“源—网—站—荷”数据一体化采集,依托AI技术优化负荷预测与参数;同时,建立供热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数万套室温监测设备精准把控用户室内温度,以达标率监督供热质量;此外,进一步健全日常运维管理体系,为关键设备建立电子档案,通过“电气+工艺”模型实现在线诊断。在热力站热力智控的大屏幕上,可以实时看到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烟感、水浸等多项数据。这些数据将实时远传至智慧供热平台,辅助“大脑”下达指令。
“通过智慧改造,人工调控将被系统智慧调控取代,供热工作更加精准,实现了从‘经验主导’向‘人工智能’迈进。”杨振兴说,“有了这项技术,我们的服务也能主动向前一步,更有针对性。”
“干我们供热这一行,无论哪个岗位,进入10月就开始半年无休的状态。只要百姓家里能暖和,我们不怕辛苦,再辛苦付出也值得。”杨振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