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9月23日,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大田湾村1组,看到印有“城乡直通车”字样的小货车停在院门口,行动不便的何德平激动地站起来。院子里,有序堆放着早上刚采摘的冬瓜,有白皮的、青皮的。
城乡直通车收购员庞森和搭档跳下车,手脚麻利地对冬瓜进行分类、称重、装车。除了个头特别小和瓜身损坏的几个瓜,其余全被收购。“白冬瓜0.25元一斤、有392斤,青冬瓜0.3元一斤、有178斤,共151元。”当场点钱交付,何德平笑得合不拢嘴。他解释,自己行动不便,只能在院前屋后种些应季蔬菜。冬瓜一年就能收获七八百斤,吃不完也卖不上好价钱。“现在好了,直通车让我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太巴适了!”
城乡直通车是兴文县新开通的进城专线。兴文县属山区丘陵县,山地占比达七成,农产品运输成本高;当地农户多种植玉米、土豆和应季蔬菜水果,农产品形态较为单一。这导致如果农产品运出去卖,收入可能刚够车费。而兴文县本地的食品企业、学校食堂等对农产品需求较大,本地采购率却不足10%。
一方难卖,一方要买,难题如何破除?今年5月,兴文县供销社牵头,联合县内供应链企业成立专业运营公司,配备冷链运输车和质检团队,采用“固定路线+订单服务”模式,定时定点进村入户收购应季蔬菜和农副产品,助力山货进城、农民增收。
“我们今天主要跑古宋镇的6个村。”庞森介绍,直通车每周二至周四进村,提前通过网络平台和镇、村工作群公布收购清单,包括蔬菜品类、价格、规格以及直通车收购时间和线路,方便大家提前准备。如果菜多或村民行动不便,直通车会入户收购。
记者跟随直通车来到金鸡山村党群服务中心时,村民已带着自家蔬菜在此等候,血皮菜、南瓜尖、红苕尖、老南瓜等新鲜蔬菜装满了背篓。看到车来,金鸡山村党支部副书记丁星刚招呼村民:“把菜分小捆绑,品相好才好卖!”说着,他弯腰从背篼里拿出一把血皮菜,整理捆扎后,放入干净口袋。
金鸡山村的蔬菜品类比较丰富,直通车来收过几次,丁星刚已有经验。他说,直通车收购对菜品品质和卖相也有讲究,“品相好、新鲜的更好卖。比如,吊冬瓜就比地冬瓜价格贵。”
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应季蔬菜,搭上城乡直通车后去了哪里?
在兴文县汇万佳超市生鲜区,麒麟苗族乡的血皮菜、南瓜尖,僰王山镇的青豇豆、茄子、空心菜等新鲜时蔬整齐摆放于“城乡直通车·本地农家菜”专柜,吸引众多市民选购。“县城已有16家超市设置了这种专柜,本地菜采购比例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兴文县供销联社综合业务股股长周伟介绍,几个月来,通过城乡直通车已累计收购、销售本地蔬菜300余吨,全县2000多家农户实现销售收入近700万元。
除了直供县城超市,直通车的蔬菜还面向本地学校、医院,以及泸州、毕节等周边城市销售。要进入更大市场,品质和卖相是“第一道门槛”。周伟说,前不久,供销社组织全县规模化的种植户,就种植技术和大型超市的菜品采购标准进行了集中培训,“要让更多本地农家菜干净漂亮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