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苏家英)记者从11月14日举办的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第一阶段会议获悉,《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发布,未来五年,学校将以数智赋能为关键,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与跨学科整合的能力为目标,围绕“11+1”专项计划确立的40项具体举措,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改革。
该计划明确,在筑牢育人根基方面,学校将依托“智慧招生”大数据优化生源结构;通过建设智慧思政平台、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等提升育人质量。在夯实培养核心方面,学校将实施“3+1+N”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构建全周期、无缝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行“实习实践四年一贯制”“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等机制,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接甘肃“14+1”产业链共建产业学院,开设“AI+”微专业并推行“虚实融合+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
会议期间揭牌成立的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西北分院,将致力于引进我国东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服务西部地区工科人才培养;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设立,将采用“理事会制+校企双主体”治理模式,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