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智和陷入怪圈,吃到“低龄红利”的日本乒乓球开始走下坡路?


(来源:上观新闻)

近日,当莫雷加德和王艺迪登上2025年WTT蒙彼利埃冠军赛的最高领奖台,最失意的恐怕是日本乒乓球。在王楚钦、孙颖莎等国乒核心主力缺席的情况下,日本队与冠军无缘:张本智和1/8决赛就被淘汰,王艺迪在自己的1/4半区连续战胜早田希娜和张本美和,只有松岛辉空闯进男单决赛算是小小的惊喜。

张本智和

应该说,日本乒乓球领军人物张本智和的近期表现陷入了某种怪圈,时常出现关键时刻崩盘的现象。WTT蒙彼利埃冠军赛第二轮遭遇法国选手艾利克斯·勒布伦,他在2比0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连追3局,特别是决胜局被对手连追4个点完成逆转,关键分失误率极高。这并非偶然失手:此前一周的伦敦球星挑战赛决赛,他决赛不敌排名更低的德国选手邱党,关键局得分率仅33%;2025年澳门冠军赛首轮,他更是0比3完败于中国非主力选手薛飞。

张本智和遇到的瓶颈,也是日本乒乓球“断代培养计划”的缩影。自2008年后,日本乒协推行激进的“低龄化”战略,通过普及青少年乒乓球运动的“造星计划”,让选手尽早跻身国际赛场获取经验,主打“年轻牌”也成为日本乒乓球的优势。

这一战略曾收获短期红利:16岁的平野美宇2017年亚乒赛夺冠打破国乒垄断,伊藤美诚凭借生胶快攻长期威胁女乒主力,张本智和15岁便斩获世青赛冠军,如今张本美和与松岛辉空作为新生代代表也已崭露头角。

平野美宇

但红利期转瞬即逝。平野美宇在2017年夺冠后,被国乒用半年时间研究透彻,此后遭遇对国乒的9连败。如今的张本智和正重蹈覆辙:其赖以成名的反手近台速度打法已被对手适应。以2025年中国大满贯赛为例,薛飞通过持续发长球逼迫张本智和退台,暴露其中远台反拉能力薄弱的缺陷;陈俊菘则利用生胶弹击破坏其节奏,使张本智和在决胜局5比9落后时出现技术变形。数据显示,2025年张本智和对阵国乒非主力选手的胜率骤降,反映出其技术体系已被全面破解。

张本美和

即便是最年轻的张本美和,也在蒙彼利埃赛事中暴露了力量不足、相持能力薄弱的问题,面对王艺迪的稳健防守毫无办法。日本选手的集体瓶颈,也源于国乒难以撼动的系统性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人才储备的厚度,更在于其极致的针对性研究能力。

除了技术,心理层面的碾压更为致命。日本媒体对选手的苛刻评价,加剧了年轻选手的心理负担。过度追求年轻化导致的技术根基不牢、心理建设缺失等问题,在张本智和们身上集中爆发。当松岛辉空们重复着“出道即巅峰”的轨迹,却难以突破技术与心理的双重天花板,日乒的“造星计划”还能持续多久也打上了问号。

要走出困局,日本乒乓球需打破路径依赖:既要延续青少年普及的优势,更要弥补拔苗助长带来的短板,加强技战术的基础训练;同时需建立心理辅导体系,避免舆论压力压垮年轻天才。日本乒乓球要跨越的,不仅是国乒这堵墙,还有其自身战略缺陷造成的天花板。

原标题:《张本智和陷入怪圈,吃到“低龄红利”的日本乒乓球开始走下坡路?》

栏目主编:陈华 图片来源:WTT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秦东颖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