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客厅汇集约80件(套)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创意的非遗精品,每日还将推出养生体验与手作互动活动,让媒体记者感受传统医药的魅力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本报讯(记者 裘颖琼)今天起,第八届进博会新闻中心正式对中外媒体记者开放,运营时间持续到11月10日进博会闭幕。进博会新闻中心设置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A0办公楼1—3层。
进博会新闻中心引入“远征A2”“灵犀X2”“精灵G2”三款人形交互,作为“AI志愿者”提供咨询、导览、物品分发等服务。除了机器人,新闻中心还将联合澎湃新闻(派生万物)、MiniMax(稀宇科技)等AI技术力量,设立“媒体岛”AI媒体服务专区,深度赋能新闻生产,构建“创作+互动”双维智能服务体系。
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采访报道需求,今年媒体服务将延伸至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展馆内。在农食产品展区(7.1H)、消费品展区(6.2H)、服务贸易展区(7.2H)、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2.1H)、技术装备展区(3H、4.1H)、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1.1H、1.2H、2.2H)、人文交流展示区(中心圆广场)创新设置10间进博演播间,免费提供给媒体采访、出镜使用,更好地保障媒体记者宣传报道工作。媒体记者可通过进博会网上新闻中心预约。
第八届进博会新闻中心文化展示展演区域则全面升级,精心打造一系列可感知、可互动、可传播的沉浸式文化空间。比如,新闻中心一楼“城市形象视觉橱窗”数字展,借助MR技术实现上海发布平台吉祥物“兔小布”与城市影像的实时交互,打造沉浸式上海Citywalk;二楼玻璃环廊的第三届城市艺术插画展,汇聚全球11个国家52位艺术家的65幅原创插画,通过光栅动画技术,让媒体记者在步履移动间呈现“移步换景、影随人动”的奇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