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与时俱进是基金经理的必答题
◎记者 赵明超
资本市场总是向阳而生。不断迭代的公募基金重仓股,则共同绘就了时代奔腾向前的画卷。
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显示,、等CPO(光电共封装技术)标的成为基金持仓“新贵”,昔日“股王”则退居第十大重仓股。在公募基金前50大重仓股中,信息技术企业几乎占了四成,创新药公司占据8席,辅以新能源龙头与新兴消费代表,科技板块以绝对优势成为舞台主角。
上述重仓股位次的乾坤大挪移,恰似“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生动注脚,在科技浪潮与传统坚守的碰撞中,映射出最真实的投资图景。
对应到基金经理身上,在奔腾向前的时代浪潮中,与时俱进至关重要。在过去两三年来的业绩榜单上,不少新生代基金经理驰骋AI“疆场”,基金净值水涨船高,以傅鹏博为代表的投资老将也在主动拥抱变革,今年以来积极买入PCB、芯片等AI概念股。就连一贯坚守价值风格的张延闽也在三季报中坦言:“AI投资是如今从事资产管理不可回避的话题,无论是对于组合投资,还是个人职业发展,参与AI都是必答题。”
同上述顺势求变的基金经理相对应的是,部分坚守传统赛道的基金经理业绩暗淡。以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和易方达基金张坤为例,他们在五六年前以白酒股为代表的核心资产行情中大放异彩,所管基金规模均突破千亿元,成为备受追捧的投资明星。但由于在过去几年来的科技股行情中参与不足,截至今年10月底,过去5年基金业绩均是亏损状态,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基金,过去5年净值跌幅甚至超过30%。
毋庸置疑,对于刘彦春和张坤来说,他们都有成熟完整的投资框架,他们也对市场演绎有深入的思考,尤其是张坤,在基金定期报告中,总是不厌其烦地详细阐述他持续更新的投资思考。刘彦春也坦言要“拓宽研究视野”。如果拉长久期看,他们重仓的滞涨标的,假以时日仍有望获得回报,但对于公募基金投资者来说,有多少人能忍受得了投资5年依然大幅亏损呢?当初慕名买入投资“顶流”所管理基金的投资者,其投资预期往往是更高的。
事实上,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投资必须与时俱进。基金重仓股的此消彼长,就是一部浓缩的产业变迁史。从2005年的“五朵金花”到2010年的智能手机产业链,从2019年的核心消费到如今的AI革命,公募基金的重仓轨迹始终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唯有把握时代脉搏,才能与时代同行。固守过往经验者,难免陷入困境。
当然,即便追逐时代潮流,依然需要以基本面为锚,但完全忽视产业变革更不可取。真正的价值投资,应当是在深刻理解技术变革的基础上,寻找能够“改变生活方式,创造长期价值”的企业。投资的本质是“投未来”,与时俱进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