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29家企业“先行先试”蹚新路


  • □曹洋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

    看举措——

      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终端、白酒及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四个细分行业,首批29家企业“先行先试”

    看成果——

      ●服务推广

      推动309家试点企业完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其中193家企业完成供需双向匹配

      ●发展成效

      1—9月,宜宾53户规上企业实现营收29.65亿元、同比增长46.3%

    看目标——

      推动375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且改造后企业数字化水平等级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

      “蚕茧的数量怎么快速清点?质量等级的确认能不能实现机器识别?”10月26日上午,位于高县的四川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蚕茧分拣车间内,两位数字化“设计师”与车间师傅讨论起机器辅助提升工作效率的可能性。

      这是宜宾市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幕。宜宾是工业大市,企业众多,但除了白酒、纺织等行业耳熟能详的几家龙头企业外,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他们贡献了全市半数以上的就业岗位。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宜宾意识到,必须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中小企业生产效率。

      2024年10月,宜宾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试点期为2年,并获得1亿元中央资金补助,是除成都以外的四川第二个试点城市。

    4个细分行业率先“试”

      试,从何着手?宜宾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终端、白酒及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四个细分行业。首批29家企业“先行先试”,启动数字化转型实施改造。

      宜宾天瑞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首批“先行先试”企业之一。“我们的首要课题是打通销售、采购、生产、质检、财务等核心环节的数据壁垒。”公司副总经理赵贻富介绍,公司尝试将云智造与生产指挥系统结合应用,实现产、供、销、存以及质量的数据链有效传输,提高各部门业务效率,“系统运行以来,OA平台处理审批及订单信息3500条,节约审批时间约350小时,降低办公成本2.8万元。”

      天瑞达所选择的供应商来自重庆,是宜宾一年来入库的140家供应商之一。宜宾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宜宾已推动309家试点企业完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其中193家企业完成供需双向匹配。

      另一方面,宜宾也鼓励、丝丽雅、天原等本土龙头企业发挥国、省级数促中心带动作用,构建数字化转型开源生态,带领链上企业协同升级,“我们还组织试点企业现场参观,通过推广复制打造更多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试点期间,宜宾计划推动375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且改造后企业数字化水平等级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

    目标是形成良性循环

      一组数据展示宜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2025年1—9月,宜宾53户规上企业实现营收29.65亿元、同比增长46.3%,较去年同期,规上企业数多13户、增速高24.9%。

      为何企业愿意“先试”?赵贻富坦言,政府补贴降低了企业转型成本,打消了企业转型顾虑。据介绍,7月底,宜宾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先行先试”首批补助资金兑现;8月,宜宾发布7条“真金白银”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给予最高180万元的奖补资金……

      让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只是第一步,宜宾的目标是形成数字化转型的良性循环。近日,宜宾前往江西南昌、湖南株洲等地,学习借鉴协同育人机制等范例。宜宾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要发挥宜宾大学城的人才优势,吸引更多数字化改造服务商在宜宾落地,培养更多数字化转型人才,带动高校相关专业培育和人才就业。

      下一步,宜宾将组织本地企业赴其他优秀试点城市对应细分行业标杆企业参观学习,并在各县(区)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看样学样、走进标杆”活动。“围绕‘年内完成不少于100家企业验收、启动不少于170家企业改造实施’目标,四季度我们将加快推动100家已签约未改造、新签约企业启动改造实施。”宜宾市数据局相关责任人说。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