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力电池到低空航空器 这场大会带来哪些新看点


  • 10月28日,宜宾中车时代储能基地项目一期工厂内,工人在生产储能电池。 罗顺 摄10月28日,宜宾中车时代储能基地项目一期工厂内,工人在生产储能电池。 罗顺 摄
      宜宾中车时代储能基地项目一期工厂内,储能电池批量下线。 罗顺 摄  宜宾中车时代储能基地项目一期工厂内,储能电池批量下线。 罗顺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

      10月24日,宜宾举行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11月12日,以“新视野·新生态·新机遇”为主题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在宜宾开幕,这也是宜宾连续四年承办这一世界级行业会议。

      从日前公布的信息来看,今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取消了主宾国的设置,在具体议程上也有所调整,大会整体节奏更加紧凑,关注点从行业自身的新技术突破,延伸到产业链条上下游的合作。

      经过两年左右的市场盘整,动力电池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呼之欲出。在此背景下召开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有望回应哪些期待?又将带来什么机遇?

    议程设置破圈

    为产业寻找新的增长点

      “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每生产10块动力电池,就有1块来自宜宾。”新闻发布会上,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海洋这样说。日前出炉的宜宾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动力电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1%,增速较年初有所加快。

      身处市场盘整期,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位于宜宾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实现产销两旺。“预计到今年底,四川时代八期项目将正式投产,宜宾将再增加30吉瓦时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宜宾三江新区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局局长温媛透露。

      随着动力电池产能不断提升,宜宾将更多目光投向上下游配套领域。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四级调研员周强表示,宜宾不仅要做大朋友圈,还要从上下游着手,培育更多产业发展的增长点。

      这从专题会议的议程变化中得以窥见。

      “去年的专题会议之一是动力电池法规标准,间接推动了动力电池实现铁路运输。今年大会在持续聚焦储能产业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领域,继续为产业发展描绘蓝图。”周强介绍。

      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为例。此前四川在全国率先出台《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示范企业培育、行业标准构建等环节的规则完善引发关注。“目前我们正在多个区县前瞻性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产业,随着相关规则的不断完善,动力电池使用的‘最后一公里’有望得到解决。”宜宾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本届大会首次将低空经济列为展览展出主题之一。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动力电池性能与低空航空器性能密切相关,多家动力电池企业都已布局该细分领域,“行业关注度高的领域,有望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这也是动力电池大会的关注侧重点。”

    发布内容硬核

    以创新领跑万亿级产业赛道

      以全固态电池为代表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是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关注点。

      记者从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获悉,国内首条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试制线即将在宜宾投用。此前,宜宾已经聚集了欧阳明高院士团队、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等多支专家队伍,围绕高安全动力电池、全固态电池等技术展开攻关。

      此次大会也将重磅发布一批最新技术成果,包括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最新进展。

      这不是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第一次关注全固态电池,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会将国际合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仅邀请到全球电池联盟、LG新能源等国际组织和企业代表参会,还单独设立了“国际交流日”。

      “全固态电池的研发还存在诸多难点需要攻关,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发挥好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交流、沟通作用,世界级动力电池生产商齐聚一堂,相信能够碰撞出更多‘火花’。”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生态也成为本届大会召开前夕的热词。据介绍,大会期间,新能源汽车、电动航空、电动船舶、具身智能等应用企业也将参与联动。“实际上是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寻找需求市场。”上述负责人介绍,另一方面,大会突出政策协同,强调全行业共同完善标准生态。

      在此过程中,宜宾作为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链主承载地的作用也更加明显。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曾吉明介绍,借助大会这一平台,宜宾与成都、眉山、遂宁等地的战略协同将更加明显,全省正在共同打造供需对接平台,促进省内电池企业与材料企业的“就近配套、就近供应”,强力助推四川打造万亿级锂电产业集群,今年前三季度,四川动力电池产量168.1吉瓦时、同比增长49.2%,全年有望突破200吉瓦时。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