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持续了半个多月的加沙停火近日再遇挑战。以色列于10月28日对加沙地带展开“有力打击”,一天后又宣布恢复执行停火协议。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则推迟向以色列移交被扣押人员遗体。有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缺乏信任,随着停火协议第二阶段谈判临近,双方之间随时有爆发新冲突的可能性。
以色列总理府10月28日晚发表声明说,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已经命令军方立即对加沙地带实施“有力打击”。以国防部长卡茨当晚表示,哈马斯将为其在加沙地带袭击以军士兵、违反有关移交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的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而付出“沉重代价”。
29日,以色列国防军又发表声明称,按照指令,在对加沙地带相关目标实施袭击之后,以军已恢复执行加沙停火协议。声明称,在本次行动中,以军和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共袭击了30名在加沙地带武装组织中担任指挥职务的武装人员。声明还说,以军将继续遵守停火协议,并对任何违反协议的行为作出回应。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哈马斯武装人员28日袭击了驻扎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地区的以军部队,以军开炮还击。不过哈马斯发表声明回应称,其与发生在拉法的“开火事件”没有关联。哈马斯说,以军对加沙地带的袭击公然违反停火协议。该组织还呼吁调解方向以色列施压,停止“危险而持续的违约行为”。哈马斯旗下军事组织卡桑旅则宣布,由于以色列违反停火协议,将推迟移交一具以方被扣押人员的遗体。
以军在加沙地带的最新行动,使本就脆弱的加沙停火形势雪上加霜。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于10月10日正式生效。根据协议,以色列和哈马斯将实现停火,允许援助物资进入加沙,以军撤至加沙地带商定区域,哈马斯向以方移交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员,以色列则释放巴方被关押人员。
截至目前,哈马斯已释放全部20名在世以方被扣押人员,并向以方移交17具遗体,但以方说其中一名死者并非以方被扣押人员。以方多次指责哈马斯拖延移交被扣押人员遗体“违反协议”,并认定加沙地带还有13具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
哈马斯方面则回应称,该组织“致力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的移交”,但加沙地带缺乏重型设备,阻碍了从废墟下挖掘遗体的进程。
受移交被扣押人员遗体问题影响,原定于10月16日开放的拉法口岸迄今未能开放。拉法口岸连接加沙地带与埃及,是援助物资进入加沙的重要通道。
据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的数据,加沙停火协议生效18天内,以色列方面累计违反协议约125次,造成至少94人死亡,300余人受伤。10月19日,以色列以该国两名士兵在拉法被杀为由,对哈马斯目标发起打击。
不少媒体分析指出,加沙停火协议来之不易,但协议达成并不意味着以色列和哈马斯实现和解。相反,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仍然严重缺乏信任,双方多次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在以方被扣押人员全部获释以后,以方可能会更加无所顾忌。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加沙停火第二阶段谈判目前尚未开始。第二阶段将涉及加沙地带非军事化、哈马斯解除武装、在加沙地带部署一支稳定局势的“国际部队”等。以色列方面并未承诺完全撤出加沙,哈马斯也拒绝解除武装,这意味着第二阶段谈判将面临更多困难。在“国际部队”以及战后加沙治理问题上,各方也还存在分歧。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25日曾表示,“国际部队不久将进驻加沙地带。”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则透露,美国与卡塔尔、埃及、土耳其、阿塞拜疆等方商讨了“国际部队”事宜。哈马斯同意接受联合国部队作为隔离和边界监督部队。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0月26日则表示,以色列将决定允许哪些外国部队加入“国际部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巴勒斯坦多个派别近日在埃及举行会谈,同意成立一个临时的独立技术官僚机构来治理加沙地带。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移交被扣押人员遗体的行动停滞、第二阶段谈判临近的情况下,加沙停火目前面临相当复杂的局面。尤其是以色列方面,内塔尼亚胡面临极右翼党派要求恢复军事行动的压力。为此,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副总统万斯、国务卿鲁比奥近日接连到访以色列,以确保停火协议得到执行。但是,美方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以色列的态度,以色列和哈马斯在撤军和解除武装问题上又能否作出让步,这些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