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深耕精研 守护“肾命线”
——川大成二院肾病内科的使命与担当

川大成二院肾内科医护团队。
把担当融入诊疗的每个细节。在医疗健康领域,肾脏疾病防治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全国超过1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和不足20%的早期知晓率,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病内科深耕精研,构建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深耕
筑牢慢性肾病防控网
肾脏疾病的一大特点就是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到疾病中后期,发展成肾衰竭的结局已不可避免。唯有在疾病早期开始治疗,才有可能阻断或延缓疾病进展。资料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逐渐年轻化,中青年患者一旦发展成尿毒症,必然给家庭带来巨大损失。
为此,科室将慢性肾脏病的防控关口持续前移,构建起覆盖全病程的肾病防控网。科室作为川渝共建临床重点专科,牵头组建了覆盖川渝的医疗科联体,将优质资源辐射基层。专家团队定期下沉社区、乡镇,开展义诊筛查和科普宣教。比如在成华区保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名医专家工作室”,通过专家月月坐诊、骨干常年驻点,实现对肾病高危人群的精准管理。
“发现一例早期患者,就意味着挽救一个家庭。”科室主任王丰平表示。科室建立的慢性肾病全程管理中心实行“双轨管理”,对高风险人群早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确诊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让防治效果贯穿疾病全程。
精研
勇攀急危重症技术高地
在四川省卫健委发布的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排名中,川大成二院肾病内科成绩亮眼:持续5年排名位居前三;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疑难危重症占比稳居全省前列。成绩的背后,是科室作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技术底气。
“我们不仅要接得住基层转诊的危重患者,更要救得回命悬一线的生命。”科室主任王丰平道出了科室担当。
作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科室建立有完善的多学科协作(MDT)机制,汇聚肾病内科、泌尿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等优质资源,为复杂疑难患者打造“一站式”诊疗方案。面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复杂狼疮性肾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遗传性及罕见肾病、疑难危重通路疾病等一场场硬仗,MDT团队汇聚多领域专家智慧,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方案,让“不治之症”重现生机。
担当
让医疗更有温度
在川大成二院肾病内科,担当不仅体现在深耕基层和精研技术上,更融入了诊疗服务的每个细节。科室年出院患者近4000人次,但团队始终坚信:“收治患者越多,意味着承受肾病灾难的家庭越多。最好的担当是从源头减少新发病例,延缓肾脏疾病进展,尽量避免进入终末期肾病。”
为此,科室构建起“全科协同、全院联动、全程管理”的“三全”模式,将单纯的疾病治疗升维至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从社区筛查到院内诊疗,从急性期救治到长期随访,每个环节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医疗温度。
“慢性肾脏病维持治疗是底线,减少发生才是目标。”王丰平主任表示,科室将继续秉持医者担当,既做急危重症的“挽救者”,也当慢病管理的“守护人”,让更多患者受益于早期干预和规范诊疗,让医疗温度穿透器官,让病人生命更有保障、生活更有质量。
洪观/文 川大成二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