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晴空)今年以来,湟源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专题会精神及相关工作要求,以“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为抓手,通过高位推动、多元聚合,实现政策落地与民生服务精准对接,进一步筑牢服务民生根基。
以党支部为核心创新“1+N”联动模式,整合村“两委”成员、村警、网格员、志愿服务队等力量,构建“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格局,破解“入户难、沟通难”问题。推行“联点领导+村干部+知情人员”分组模式,落实包保责任制,实现联点村社全覆盖走访。健全“主要负责人包片、班子成员联点、一般干部包村、网格员到格”四级包联机制,制定入户计划分片包户走访,摸清村情民意。东峡乡按“十户一联”细化为97个微网格,设97名联防长,创新建立三级“扁平化”信息排查上报机制,形成“1+8+N”矛盾排查化解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全乡基层治理网络,推动治理单元下沉、工作落实落细,今年以来,排查并调解矛盾纠纷12起。
同时,联合行业部门与基层站所,通过入户走访、分级管理、巡查防范、法治宣讲、帮扶救助等措施,将重点人员管控融入日常。以“十户联防”为基础绘制全镇网格示意图,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就近融入网格提供“菜单式”服务,凭借“人熟、地熟、村情熟”优势鼓励党员群众参与矛盾上报与纠纷化解。乡镇派出所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抓手,依托警网融合联动机制,联合村“两委”与群防群治力量,对辖区实有人口开展入户统计,同步排查矛盾纠纷、收集殡葬领域腐败相关违法犯罪情报线索、核实死亡人员户口注销情况。城关镇围绕破解易地搬迁安置群众管理难问题,创新探索“三色管理”工作机制,按照高中低风险精准标注不同类别家庭的风险程度,针对高风险家庭重点关注、风险干预和适当增加走访频次,中低风险家庭侧重风险可控、政策宣传,推动走访入户工作更加精细化、高效化。
此外,抓住“走”和“访”这个关键,在真情交流上下功夫,实现基层干部向群众“取经”。累计收集道路维修、农灌渠修缮、田间路改造等民生建议263条,为后续工作提供精准方向。针对易地搬迁村融入难问题,重点推进易地搬迁小区路灯维修、管网改造等民生工程,有效响应群众诉求,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按照“包片+包村”原则,深入农户家中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筑牢基层安全防线。日月乡党委牵头走访慰问生活出现重大变故、身体患有重大疾病、经济存在重大负债等情况的群众73户89人,将党组织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对辖区商铺、宾馆、餐馆等场所的消防、用电、燃气安全等进行重点排查,累计整改隐患70处。同时,就日月山景区与周边村存在权责不清问题做好全面摸排和前置化解,制定《日月山景区及协同区环卫责任区域图》,彻底厘清景区与各村权责,真正实现“走访一次、民情摸清、问题解决、民心凝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