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十四五”期间,沈阳都市圈成为全国第九个、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全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不断提高都市圈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都市圈经济总量占东北地区比重由2021年的23.4%,提高至2024年的24.6%,正在加速建设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
【推动规划共绘统领】
建立书记市长联席会议决策等四级工作机制,制定《沈阳都市圈发展规划》以及交通、产业、科技等21个专项规划,协同推进132个重大项目和82个合作事项。
【推动交通共联畅通】
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沈白高铁开通运营,沈丹铁路外迁建设工程年内竣工,东部旅游大道、沈阜开发大道沈彰连接线建成通车,正在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通勤圈。
【推动产业共链协作】
协同培育装备制造、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五大产业生态圈,推动中德产业园鞍山协同园、沈本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重点合作园区建设,鞍山、阜新等城市40余家企业在沈阳设立研发中心、贸易总部等,形成分工协作与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推动平台共享拓展】
加快推动生产性、生活性服务平台等资源共享,东北科技大市场、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平台服务都市圈城市,创建全国首个都市圈“共享用工”平台,226家医疗机构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推动生态共保提升】
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都市圈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5%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柳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获国家试点。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推动文旅共建融合】
组建都市圈旅游产业联盟,联合策划开发旅游线路108条,举办“七星合耀”文物联展等活动,开展龙舟大赛、电竞大赛等都市圈赛事50余场。
【推动社会共治联动】
都市圈各市签署协同立法协议,制定全国首部都市圈旅游立法。开展政务服务一体化专项行动,公积金异地提取、引进人才落户等245个事项实现跨域通办。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