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卒中急救监测系统 让患者18分钟内获救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5G卒中急救监测系统 让患者18分钟内获救

近日,70岁的陈大爷突发口角歪斜、右侧肢体无力,家属紧急拨打了120。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卒中中心5G急救监测系统立即启动,在5G技术的“穿针引线”下,患者在18分钟内便迅速获得救治。

当家属拨打急救电话后,市二医院的救护车风驰电掣向患者家奔去。陈大爷被抬上救护车后,院前急救人员通过5G设备实时上传其生命体征、头部CT影像等数据,卒中中心专家远程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同步启动绿色通道预警。

一路上,通过5G技术“穿针引线”,神经内科、急诊科、影像科等科室通过系统适时共享数据进行多学科“云会诊”,并制定出治疗方案。患者到院后,直接通过绿色通道进入CT检查室,10分钟内完成影像评估,确认符合静脉溶栓指征。从入院到接受溶栓治疗,全程仅用时18分钟,远低于国际标准的60分钟黄金救治期。术后,陈大爷右侧肢体功能逐渐恢复。“要不是5G系统让医生提前准备,真不敢想后果。”家属激动地说。

“5G系统让急救从‘人等数据’变为‘数据等人’。”神经内科主任王健介绍说,目前该系统已将医院卒中中心平均DNT(门—针时间)中位数从45分钟缩短至30分钟,救治成功率大幅提升。他表示,后期,该院5G卒中急救监测数据将与四川省急性脑梗死再灌注实时质控数据平台、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平台等实现无缝对接,确保多级质控数据共享与协同管理。

张笑菲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邓晓洪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