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台乡建乡创团队在安溪藤铁企业调研。
“乡村建设不仅是改造房子,更是营造一种有温度的生活方式。”近日,安溪县凤城镇上山村举办了一场以“闽台乡建乡创”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吸引了当地及附近村(社区)的经营者、返乡青年、工匠能人等前来学习取经。
台湾乡建乡创团队——台湾跨界自造陪护团队运营长蔡幸爵现场授课,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自己和台湾团队多年来在福建、上海等地的乡建乡创经验倾囊相授。“乡村振兴既要留住乡愁,更要创造价值”“让老房子说话,让生根”……蔡幸爵的新颖理念和经验做法引发学员们的共鸣和热议。
蔡幸爵曾在台湾从事建筑行业20余年。2018年,福建在大陆首创以“乡建乡创”为主题的闽台合作模式,吸引了许多台湾青年跨海而来。2019年,蔡幸爵从台湾新北市来到三明三元区,成立了一支由两岸专业人士组成的乡建乡创团队跨界自造,从三元区起步,逐步扩大陪护范围,协助当地村民改变村容村貌、打造惠民空间、挖掘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不久前,跨界自造入驻了安溪县凤城镇上山村,并以当地特产上山柿饼作为切入点,推出了柿饼系列文创产品和柿饼工坊、茶工坊微改造范式,让村民们看见了乡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台湾团队给柿饼非遗工坊设计了表情包,并对产品进行重新包装。有了文创的植入,档次和品位一下子就上来了,商品的售价也高了。”上山村柿饼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林奖励说。
培训结束,再次走访村民家时蔡幸爵说:“目前村规划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我们将开始做陪护式改造和管护。今后和咱们村镇、和大家相处也会更紧密。”
作为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省级补助项目,凤城镇上山村与跨界自造团队签订了超过一年的全程式陪护合约。“有了闽台乡建乡创团队的帮助,上山村将飘起浓浓的‘闽台味’。”上山村驻村第一书记上官培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