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大进展


(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包头10月27日电 (记者  蔡冬梅)记者10月27日从包钢集团了解到,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该院科研团队依托包钢集团重点科研项目与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白云鄂博复杂共伴生矿的开发利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实现了铌资源精细化利用的“快速检测、精准定位、质量预报”三项技术突破,为增强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增添了新的砝码。

  据介绍,面对白云鄂博矿传统理化分析耗时较长、难以及时指导现场生产的难题,科研团队成立了多元素快速检测实验室。他们成功研发并应用的“多元素快速检测与成图”技术,犹如为矿山安装了一台高效的“CT扫描仪”。这项技术能够大幅缩短检测时间,将铌等多种元素的检测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并贯通了从穿孔、化验到爆破的生产全流程,显著提升了现场科学决策与高效生产能力。

  在精准定位方面,团队融合创新了“复杂共伴生资源精准定位技术”,这套系统被形象地称为“矿石导航系统”。目前,科研人员已能够初步在不同尺度的图件上,精细刻画不同台阶中铌、稀土、萤石、铁等资源的元素品位、矿石类型、矿体形态及产出规模特征。这使得根据特定品位和类型精准选定目标矿石成为可能,为后续的精细采矿打下了坚实基础。

  更引人注目的是,项目团队借鉴了天气预报的思路,实现了铌资源质量的“超前预报”。他们综合运用铌资源钻孔分类定位、台阶精准定位及富集机理研究成果,推演多个生产台阶上铌资源的类型、成分与形态变化规律,并结合连续台阶的现场验证,成功实现了对资源质量的预测。据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科研人员孟文祥介绍,通过应用上述系列关键技术,    团队已圈定出多个富铌靶区。这不仅显著缩短了元素检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就地检测,更能全面指导生产。团队还结合矿体多维属性和生产实际,持续优化穿孔设计、爆破质量、铲装精度与运输策略,初步构建了“生产预设计——分穿分爆——分运分置”的新工艺体系,并与白云铁矿、巴润分公司协同,实现了富铌矿石的单堆分置,为白云鄂博矿铌及其他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