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高毅哲)10月25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赛前发布会在福建泉州举行。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博士后事业实现新发展。目前,全国已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超过40万人,在站博士后13.5万人,博士后年招收规模从2012年的1.2万人增至2024年的4.2万人,年均增长10.8%,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李金生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关心青年科技人才工作,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扎实谋划推动博士后事业实现新发展。
一是制度体系日臻完善。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2022年中组部、人社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博士后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深化博士后管理制度、培养支持、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我国博士后制度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是工作平台持续优化。健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需求牵引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设站调整机制,优化设站单位布局,建设了一批产学研融合的博士后培养使用和创新平台。全国共设立386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本覆盖全部重点高校和主要科研院所,研究领域涵盖全部14个学科门类的110多个一级学科。近年来,进一步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对基础研究、交叉前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学科领域设站支持力度,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国共设立4971个工作站,基本覆盖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华为、腾讯、比亚迪、小米等科技型企业,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鹏城实验室等新型科研机构普遍设立了工作站。通过工作站与流动站联合招收培养、双合作导师指导,将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科研优势和企业的技术攻关需求有机结合,促进青年人才向企业集聚,带动企业科研团队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了博士后的创新能力。
三是资助体系不断健全。为进一步提高博士后自主培养质量,2016年我们组织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择优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博新计划实施10年来,已累计遴选资助4000人。2023年起,我们整合博新计划等资助项目,建立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国(境)外交流等分类分档资助体系,中央财政年均资助优秀博士后1.8万余人。
四是招收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博士后年招收人数从2012年的1.2万人增长到2024年4.2万人,年均增长10.8%。目前全国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40余万人,在站13.5万人,博士后在站期间科研产出、创新质量、成果转化均有显著提升,绝大部分出站博士后成长为单位的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有173位两院院士在国内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
原标题:人社部:我国已累计培养博士后逾40万人,在站13.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