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磋商顺利VS马棕产量超预期 油脂或延续震荡调整格局


  长安期货胡心阁

  一、国际市场近期重点事件及外围因素影响分析

  (一)中美经贸磋商顺利,宏观氛围转暖

  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双方同意,将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就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繁荣。会谈结束后,贝森特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经过吉隆坡为期两天的会谈,双方达成了“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协议”,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

  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缓和对于农产品板块而言,一方面整体宏观氛围的转暖对商品带来系统性利多带动;另一方面,中国作为美国的重要需求国,美豆后市存在需求转暖的预期,盘面上涨明显,从成本端对我国油脂油料板块有一定拉动。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中美关系缓和背后也存在着大豆供应进一步充足的利空压制,因此综合而言其产生的利多氛围相对有限。

  (二)印尼本年度生柴消费同比增加明显,中长期或仍存支撑

  印尼能源部长巴利尔·拉哈达利亚上周表示,今年1-9月,印尼生物柴油消费量为1057万千升,较去年同期的961万千升增长近10%。印尼今年将生物柴油的油强制掺混比例提高到40%(即B40),高于之前的35%,以减少该国对燃料进口的依赖。印尼还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将生物柴油混合比例提高到50%,巴利尔表示,这可能有助于该国完全停止进口柴油。

  马来西亚棕榈油委员会(MPOC)表示,若实施B50政策,印尼用于掺混的棕榈油将达到1,700万吨左右,较当前执行B40政策的用量高出300万吨,相当于印尼棕榈油产量的35%左右。

  根据FAS数据显示,印尼2025年棕榈油产量在4750万吨。而印尼还需要1,000万吨左右的棕榈油用在食品方面,因此如果开始执行B50政策,那么这将导致该国可出口供应显著下降,该国可供出口的供应将仅为2,000万吨左右。印尼过去五年的棕榈油年出口量在2,400-2,800万吨之间。

  二、油脂板块自身基本面影响因素分析

  (一)美国政府“停摆”背景下,美农部分重要数据仍受累未发布

  因美国政府“停摆”,截至目前USDA月报以及出口销售周报受累仍未发布。原本我们对于本次月报,关注的重点在于,9月上半月部分主产区不利天气的影响是否会体现在新作单产的下调上。通过最新的美国农业部干旱监测报告:截至10月21日,美国大豆作物处于干旱地区的比例为39%,和一周前持平。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68%。目前并未进一步严重,且收获进度良好,根据调查显示:分析师们平均预期,截至周日(10月19日),美国大豆收割进度达到73%,高于一周前分析师预估的58%。分析师的预测区间从61%到82%。作为对比,去年同期的收获进度为81%,也是14年来最快进度。

  在美国联邦政府仍处停摆状态下,特朗普政府计划向受到贸易战与丰产冲击的农户发放新一轮援助资金,并重启美国农业部的部分核心职能。

  (二)美豆出口检验数据环比增长超预期

  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报告: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超过市场预期范围的高端,较一周增长45%,但是较去年同期减少42%。截至2025年10月16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47.44万吨,上周为修正后的101.72万吨,去年同期为255.00万吨。

  (三)MPOA高频产量增幅明显,压制短期棕榈油价格表现

  根据最新的数据来看,产量仍在小幅增加阶段。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称,2025年10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增加10.77%,其中马来西亚半岛的产量环比增加4.54%,沙巴的产量环比增加21.99%;沙捞越的产量环比增加16.69%;东马来西亚的产量环比增加20.45%。

  马来西亚南部棕果厂商公会(SOMA)数据显示,10月1-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增加6.86%,其中鲜果串(FFB)单产环比增加5.76%,出油率(OER)环比增加0.21%。

  (四)马棕10月高频出口数据分化较大,暂难明确回暖迹象

  船运调查机构ITS公布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0月1-20日棕榈油出口量为1044784吨,较9月1-20日出口的1010032吨增加3.4%。其中对中国出口11.0万吨,较上月同期3.04万吨增长明显;船运调查机构SGS公布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0月1-20日棕榈油出口量为793571吨,较9月1-20日出口的559829吨增加41.8%。其中对中国出口8.44万吨,高于上月同期4.63万吨水平。

  (五)国内油脂库存压力稍有缓解,关注旺季需求表现

  中国粮油商务网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第43周初,工厂库存减少至129万吨左右,周环比减少1.5%,同比增加逾13%。长假之后贸易商集中补库,导致豆油库存减少。不过上周工厂开机率维持在65%附近,而市场补库结束,需求转淡,因此工厂豆油库存仍有增加可能。

  中国粮油商务网监测数据显示,统计数据显示,上周末进口库存量为1万吨,较前一周前库存减少1万吨,较去年减少70万吨。截止到2025年第42周末,国内进口压榨库存量近61吨,较上周同期减少近2万吨,环比减少近3%。油厂开机率维持低位,菜油持续去库。

  截止到2025年第42周末,国内棕榈油库存总量为54.9万吨,较上周的52.3万吨增加2.6万吨;合同量为4.0万吨,较上周的5.7万吨减少1.7万吨。

  四、行情展望

  上周国内三大油脂整体呈回调态势,与中美关系缓和预期带来的大豆原料供应进一步宽松有关,同时也与近期出炉的棕榈油产地高频产需数据的边际偏空有关。具体来看,豆油这一端关税升级风险暂缓,同时中美经贸磋商达成一致,豆系原料供应或存在进一步宽松预期,为盘面带来一定压制;不过美豆因此出现的需求增加以及CBOT大豆盘面的反弹或会从成本端为豆油带来一定支撑。目前棕榈油方面边际偏空,首先,产地马来MPOA产量数据增幅超预期,引发累库预期。另外本月公布的MPOB月报未能为油脂市场提供支撑,库存数据环比增加,因此引发多头情绪谨慎;不过绝对层面来看支撑逻辑仍未瓦解,目前也进入四季度,棕榈油产地印尼和马来的产量随着减产周期的到来两大产地的卖压能否持续累积,难度依然较大。菜系方面,目前国内油厂菜籽压榨量所剩无几,中方对加拿大菜系品种进口仍然没有表态,11月将主要依赖贸易商菜油库存,12月预计澳菜籽陆续到港,逐步缓解国内菜系供应紧缺状态。加拿大外长寻求访华可能缓解贸易关系的预期,前期中加紧张关系引发的风险升水暂时出现一定回吐,致盘面调整压力偏大,但未出现实质性改善前,也难以持续下挫。目前阶段性来看,边际层面的数据和消息倾向于对盘面产生一定压制,因此前多注意防范风险,暂以偏空短差思路对待,但向下空间仍然需要继续关注棕榈油产地四季度减产周期的产量表现,美豆单产变化,中美、中加关系的走向,谨慎追空。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我们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投资经历及习惯、风险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能依靠本报告以取代独立判断。对投资者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意见、结论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长安期货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长安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