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铜川市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旨在拓宽商事纠纷化解渠道,充分发挥商会在化解涉企纠纷、协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中省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高效落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市场主体已突破10万户,民营企业近3万家,及时快速解决涉企生产经营、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等纠纷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如何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市工商联与法院、司法部门不断强化联系沟通机制,协同推进商会调解工作,助力化解民营企业矛盾。10月14日,铜川市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新区正式揭牌成立。这一全新的民营经济纠纷化解平台的建立,标志着我市化解商事纠纷从“分散受理”迈向“一站式解决”,为优化营商环境、护航民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铜川民营经济活跃且发达,中小微企业也多,企业间出现纠纷的情况也不少。做生意讲究‘以和为贵’,一旦发生纠纷,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能够通过调解化解矛盾,通过司法途径不是生意人的第一选择。”铜川市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会长陈栓成说,企业家调解员懂管理、人脉广、熟行规,具有调解民商事纠纷的独特优势。抓好商会这个“线头”,以商促商解纠纷,能够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主线”。
商会调解正是人民调解工作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延伸拓展。同时,高效、灵活、专业的商事调解服务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据了解,铜川市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以多元化和专业化为导向,从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和商会运行、有行业影响和威望、具有法律政策素养、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企业经营者、专职调解员中聘任人民调解员,建立了一支适应商事纠纷调解特点的专业化调解员队伍,按照“申请—调解—确认”的流程进行调解,并提供免费咨询、免费受理、免费调解服务,实现“商会内部矛盾,商会内部化解”。
“铜川市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6个调解室,目前选聘了17名调解员。这支队伍既有专业调解人员,又有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他们结合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影响力,为调解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栓成认为,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做好工作的保障,抓好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商会调解工作的基础。他说:“同为民企,大家‘同气连枝’,生意上一旦出现分歧,到调解委员会喝杯清茶静静心,坐下来慢慢商量。”
“以前遇到类似纠纷通常选择‘法庭见’,诉讼时间长,企业劳心劳力;如今,成立了商会调解组织,企业不用通过诉讼就能维权。”陕西七里铺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刚颇有感触地说。
“作为授牌商会代表和调解委员会的一员,我将履行好调解员的职责,坚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与调解技巧,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调解能力,依法依规调解,促进纠纷快速解决,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不辜负商会和大家的信任。”铜川市家居装饰建材供应链企业商会席龙龙在“铜川市商会涉企纠纷调解室”授牌仪式上表示,“铜川市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和“涉企纠纷调解室”授牌,不仅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的重要举措,更为广大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纠纷解决阵地,是实实在在的“暖企”行动。
“服务到位,企业发展才能心无旁骛。”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良好的营商环境要求企业依法依规经营。一起经济纠纷,如果得到妥善调解,就能实现共赢。
如今在我市,企业间出现矛盾纠纷,到铜川市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喝杯茶,让问题在茶桌上“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