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持续迸发增长新动能


作为“工业母机”的机床产业,是衡量产业韧性的典型领域,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的精度与效率。随着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球市场对精密加工、复杂成型、高效生产的高端机床需求日益增长,这既为国内机床企业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近期,我们太仓团队自主研发了一款‘直线电机驱动款’机床,更适应国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相比常规机床,这款产品将汽车结构件切削技术加工效率提升了40%。”巨浪凯龙机床(太仓)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王建介绍道。据统计,前8个月,该公司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超1倍。

在龙头企业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更多中小企业也积极“走出去”,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江苏省出口机床达109.7亿元,同比增长15.3%,这一增长不仅来自龙头企业的带动,也离不开中小企业的积极参与。

江苏天宏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铝合金熔化设备、铸造设备等机械设备的民营企业,产品服务于汽车零部件、高铁零部件等行业。

“我们研发的智能铸造和后处理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利用工业实现自动抓取、转移,先后推出TH-165工业搬运机器人、五自由度机器人异形工件表面精整机等。”该公司关务负责人汤建军介绍说,该公司生产的智能铸造设备已进入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前8个月,公司出口货值超5000万元,同比增长11.1%。

企业层面的突破与创新,最终汇聚成工业生产的稳进态势,彰显出产业韧性带来的增长后劲。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长6.8%,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6个百分点;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5.8%、2.0%。从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90.2%。从产品看,在统计的6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8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1.8%。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9月数据,受政策效应释放与市场需求回暖双重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较8月明显加快1.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64%。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工业生产的短期回暖,更预示着产业韧性支撑下的长期增长潜力。

绿色发展:

以低碳转型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传统发展模式下,工业发展呈现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特征,普遍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将环境成本外部化,导致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兼容性较差。”周维富说。

当前,我国工业绿色转型已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数据给出了清晰答案。

——在终端消费领域,绿色产品产量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9.7%,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低碳出行的需求,更推动了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46.9%,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快速增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充电桩产量同比增长22.2%,则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解决了“充电难”的后顾之忧,完善了绿色出行产业链。

——在能源生产领域,绿色设备产量同样表现亮眼: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72.4%,核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38.9%,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4.0%,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我国绿色能源装备制造能力的提升,更反映出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加速推进,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保障。

展望四季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新型工业化研究部高级工程师颜蒙表示,我国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没有变。一方面,动能条件没有变。当前,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有效激发自主创新活力与产业升级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支撑条件没有变。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不断显效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提供强大保障。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吴垠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9月以来,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启动实施,方案中明确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方向,通过支持绿色技术研发、推广绿色制造体系、优化绿色产业布局,有效推动工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