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首届国际现代五项联盟(UIPM)障碍跑世锦赛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完赛。作为障碍跑代替马术成为现代五项新项目后的首届单项世锦赛,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障碍跑选手参赛,其中不乏豫鄂粤苏鲁等省区市现代五项主力运动员。这一赛事落地北京,既为中国年轻选手搭建以赛代练的平台,也为洛杉矶周期中国现代五项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回溯中国现代五项的发展历程,过去马术单项一直是中国队伍的短板,制约了整体成绩的提升。2010年 “激光跑”(跑步与射击结合)项目推出后,中国运动员迎来历史性突破。曹忠荣先是在 2010年亚运会夺金,随后又在2012 年伦敦奥运会斩获亚军,成为首位站上奥运现代五项领奖台的亚洲运动员。
进入新周期,中国现代五项的改革布局进一步深化,2025年全运会成为重要风向标。本届全运会创新性设置旧五项、新五项两个竞赛项目(共产生4枚金牌,男女各2枚)。其中,老五项选手仅12人,新五项选手达48人,新老五项兼项选手24人,新五项选手占比超八成。同时,新五项男、女前八名平均年龄分别为21 岁、19岁,年轻选手已成为主力军。据河南省队教练马杰介绍,目前中国障碍跑选手水平已跻身世界中上游,国内各地也基本形成新五项专门训练与备战模式,这也意味着我国在项目转型与人才培养上实现平稳过渡。同时,全运会赛场中,内蒙古队选手刘振峰在激光跑项目中,打破了中国选手罗帅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创造的全国纪录,充分展现新规则下中国选手的竞技潜力。
此次障碍跑世锦赛上,中国年轻选手的表现进一步印证了人才储备的成效。在年龄组别(U15、U17、U19、U22)中,中国选手在100米、400米、3000米项目上均展现出夺牌乃至包揽前三甲的实力。中国现代五项协会主席张斌指出,尽管欧美选手在障碍跑项目的肌肉力量、爆发力上仍具优势,但亚洲选手的综合素质与灵活度,与障碍跑对技巧性的要求高度契合。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杂技、武术等项目与障碍跑存在技术共通点,能为选手提供基础支撑。比如说,山东省现代五项障碍跑教练沈伟超本职工作就是“成家班”的一名特技动作演员。此次他也在障碍跑世锦赛男子100米精英组中也收获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也是该组别中国选手的最好成绩。
从我国当前新五项选手的构成来看,队伍成员基本源自田径、游泳两个项目的跨项选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斌还谈到当前发展存在的难点,“女子项目目前面临选材较少的问题,国家队女子组整体实力弱于男子组,很难有中国女子选手进入国际大赛淘汰赛阶段。”
为进一步推动项目发展,中国现代五项协会在人才选拔、赛事布局上都已着手推动新布局。包括计划加强跨项选材模式,扩大后备人才储备;计划组建 大众障碍跑国家队;持续举办青少年、大众障碍跑公开赛,降低参与门槛等措施。此次首届障碍跑世锦赛落地北京,既为专业运动员提供与世界最高水平同场交流与竞技的机会,助力提升竞技水平,也向大众展示项目魅力,提升障碍跑运动的人才储备。
国际现代五项联盟主席罗布·斯图尔表示,中国运动员在现代五项和障碍跑项目中具有很大潜力,通过障碍跑世锦赛落地北京的四年时间,能够帮助中国塑造出具备冠军潜质的现代五项和障碍跑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