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许 非
衣食住行等涉及百姓的“民生小事”,正是现代化治理的“幸福大事”,尤其是交通治理,直接关乎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如今城市道路网络越来越密,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这也意味着交通治理要向深层次推进,从传统的“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参与”,将“末端处置”与“前端预防”并重,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交通安全治理新体系,为群众出行筑牢坚实防线。
从人力巡逻、经验判断到“大数据”“AI”智能化决策,科技赋能下的交通治理新模式今非昔比。沈阳市的交通可视化管控,让全市范围“人车路”等动静态数据一览无余;智能监控设备和测速系统能够智能识别交通违法行为,实时推送预警信息;算法模型通过整合数据来预测事故高发路段与时段,相关部门可提前部署警力进行预防。科技创新与深度应用,把传统“人海战术”升级为“千里眼”+“智慧大脑”的数字化治理闭环,成为提升治理精度和效能的“智慧引擎”。
交通安全治理涉及多个环节,不能仅靠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需要加强部门协同,整合治理资源,打通信息壁垒,“多元共治”织密交通安全防护网。从社会共建共治到共享平安成果,群众参与才是多元共治的“主力军”。一方面要大力培育群众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在企业、学校和社区广泛宣传,让文明出行融入生活,成为全民共识,才能为良好交通环境筑牢社会根基。另一方面也要引导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行动者”,通过志愿者活动和违法举报等方式,一起参与到交通治理中,形成人人出力、人人有责的良好共治局面,激发出交通治理的内生动力。
科技进步筑牢安全基石,机制创新彰显民生温度。交通治理的每一步提升,都紧贴群众期盼——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正是最实在的为民答卷。我们汇聚科技赋能之智、部门协同之力、群众参与之势,共筑多元共治新格局,只为织密城市交通安全防护网,长久守护路畅人安的和谐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