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为什么明明很努力,却仍然很焦虑?


来源: 人民日报

真正的问题

可能不在于你不够努力

 你是不是也会在深夜复盘时,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没做完,进而自责自己不够努力?你是不是也会在看到身边的人取得成就时,反观自己已经拼尽全力但还没有成果,焦虑不断加剧?

  其实,真正的问题可能不在于你不够努力,而在于你对“努力就该有立竿见影的回报”这件事抱有过高的期待。我们很容易用 “即时反馈” 来衡量努力的价值,却忘了很多成果都需要时间慢慢发酵:每天背单词,虽然暂时不能流畅对话,却已在积累词汇量;尝试健身,虽体重没有骤降,身体的耐力和柔韧性却在悄悄提升。

  所以,不要因为暂时没有看到回报,就否定自己的努力,真正的问题可能只是时间还没到。给努力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耐心,你会发现,那些你曾付出的汗水,终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你。

将意义感更多地

建立在过程中而非结果上

  我们之所以会在努力后感到焦虑,是因为把努力的意义完全寄托在了最终的结果上。一旦结果不如预期,之前所有的努力仿佛都失去了价值,焦虑感自然会涌上心头。

  其实,如果你把意义感更多建立在过程中而非结果上,就会很好缓解焦虑感。学习时,别只盯着“第一名”,而是去享受解开一道难题的豁然开朗、记住一个知识点的踏实,即便一次考试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也不会被焦虑裹挟;跑步时,别被“五公里”“十公里”这样的硬指标困住,而是去感受风拂过脸颊的轻松、跑完后身体舒展的畅快,只要能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就值得开心。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过程时,你会更容易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每克服一个困难,每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都会给你带来成就感,激励你继续前进,让你更加从容。

允许自己松弛

该休息时就好好休息

 在努力的道路上,有的人会抱持着“只有不停向前跑,才能离目标更近”的念头,于是把日程排得满满当当,连一点喘息的时间都不给自己。可事实上,长时间高强度的努力,有时会让我们身心俱疲,反而会降低效率,加剧焦虑。所以,我们要学会允许自己松弛,该休息时就好好休息。

  休息不是偷懒,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感到疲惫时,你不妨停下脚步,选择一些简单的方式缓解一下。比如去郊外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窝在沙发里看一本喜欢的书,让心灵得到放松;也可以和家人朋友聊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

  适当的松弛还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灵感,很多时候,一些困扰已久的问题,在放松时反而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所以,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允许自己有松弛的时刻,让努力和休息形成良好的循环,才能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来源:人民日报夜读综合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