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谍战剧《沉默的荣耀》聚焦新中国成立前后,吴石、朱枫、聂曦等革命先辈在台湾组建“东海情报”小组,与国民党展开隐秘斗争的峥嵘岁月。不同于以往多以祖国大陆情报战场为背景的谍战剧,该剧另辟蹊径,首次将叙事重心置于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敌我双方的智勇博弈,既填补了历史叙事中的一段空白,也细腻勾勒出革命英雄的血肉形象。剧作通过塑造隐秘战线上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潜伏者”群像,讴歌了撼动人心的家国情怀与坚不可摧的革命信仰,为观众奉献了一部思想深刻、视听震撼的壮阔史诗。
英雄群像的“潜伏”叙事
群像化塑造是影视创作的常用手法,不仅能以鲜明的群体形象吸引观众,也能赋予每个角色各自的高光时刻。《沉默的荣耀》刻画了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为代表的英雄群像,并借助“潜伏”式叙事,使原本“各自为战”的人物命运逐渐紧密交织。
浓郁烟火气为“潜伏”叙事注入了艺术温度。该剧巧妙将谍战情节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这正是“潜伏”叙事的高明所在。一方面,纪实般呈现人物的生活细节:主角吴石因高血压与妻子“约法三章”,每晚九点前回家,还耐心教幼子习字、逗鸟,平添几分人间烟火;朱枫教女婿经营辣椒油生意补贴家用,与好友在窦公馆打麻将,也让“潜伏”叙事有了扎实的落脚点。另一方面,烟火场景也承担叙事功能:林义良的茶叶铺人来人往,暗地里却是情报传递的中枢;万经理的药店同样是情报流转的驿站。闽南布袋戏偶、老式打字机、收音机等元素的穿插,不仅构建出真实的生活空间,也为“潜伏”情节注入心理张力。
让人物立体化,为“潜伏”叙事注入了真实。该剧摒弃了以往“高大全”的正派与脸谱化的反派,通过对正反两派的深入刻画,推动“潜伏”情节层层递进。正派角色中,尤为突出的是于和伟饰演的吴石——他是心思缜密的国防部次长,是足智多谋的共产党“密使”,也是担当可靠的一家之主。多重身份的灵活切换,让人物充满戏剧张力。此外,朱枫的临危不惧、聂曦的机智果敢、陈宝仓的刚正不阿,同样熠熠生辉。反派角色也并非陪衬,侦防组组长谷正文的心狠手辣、保密局局长毛人凤的心机深重、空军总司令周至柔看似谦逊实则阴险狡猾,个个“智商在线”。尤其是谷正文数次设伏欲抓住吴石把柄,却皆被其巧妙化解。正是这些立体鲜活的人物一起演绎的动人故事,共同绘就了一幅民族大义下的隐秘战线斗争图景。
家国情怀的深情表达
家国情怀源于个人对故乡的眷恋,升华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沉默的荣耀》通过严谨的史实与艺术的笔触,将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该剧首先通过小家温情,映照故土之思。剧中通过对多个“小家”的细腻描摹,唤起观众对故乡与亲情的深切共鸣。吴石的妻子王碧奎常问他何时能回到故乡,因为那里还有他们牵挂的两个孩子;聂曦的妻子因长时间未见到孩子,导致夫妻情感出现裂痕,根源仍是对完整之“家”的渴望;小钱与妹妹隔海相依,时常遥望对岸,期盼有一天能“游回”故里。正是这些对“小家”的情感羁绊,如春雨润物,默默滋养着人物对“大家”的赤子之心。
其次通过对大家大义的书写,彰显信仰之光。吴石为获取更高层级的情报,强忍丧子之痛,担任日军参谋翻译,甚至被女儿指责为“军阀”“懦夫”。他“舍小家为大家”的隐忍,实则是为祖国全面解放而默默奋斗。聂曦为专心潜伏,瞒着妻子将孩子留在福州老家,毅然追随吴石赴台,心中所念正是对国家统一的殷切期盼。朱枫本可回上海与家人团聚,安享新生活,但在目睹战友德英为保护情报跳海自尽后,她心中的家国之情被彻底点燃。剧集结尾,吴石、聂曦、朱枫等革命英雄为祖国统一大业壮烈牺牲,不仅是全剧最动人的高光时刻,也深刻诠释了“以个体陨灭成就万家灯火”的集体寓言。
革命信仰的热血铸就
如果说家国情怀为《沉默的荣耀》铺就了浓郁的情感基调,那么坚定的革命信仰则是其叙事灵魂。正如剧中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当吴石离开大陆,奔赴未知战场的刹那,他的信仰已升华为至高无上的精神荣光。
该剧聚焦新中国成立前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负隅顽抗、全国各地相继解放的关键时期。国共双方的明暗交锋,既赋予主角行动以灵魂归属,也激活了“沉默”之下的信仰内涵。目睹福州即将解放,吴石放弃安逸,选择迎接更艰险的挑战。这既是对革命事业的现实坚守,也是内心对国家必将统一的坚定信念。剧集在唤醒人物信仰的同时,也将个体命运与历史洪流深度融合,持续给予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使人在对反派的痛恨与对先烈的敬仰之间,感悟那份纯粹而炽热的革命信仰。
该剧还以重重险境的衬托,见证了革命信仰的坚守。剧中设置多条危机叙事线,每条都充满艰难险阻,也正因如此,角色对信仰的坚守更显珍贵。一条是吴石与聂曦的隐秘战线,他们周旋于保密局、国防部之间获取情报,吴石甚至以反侦察手段揪出敌方卧底。另一条是以谷正文为首的追查线,从复原身份信息碎片,到通过个人爱好推断译码本,再借助翁连旺、黎晴、余骁男等多方渗透,营造出悬念迭起的叙事氛围。此外,还有共产党地下成员组成的情报线——在经历张灏暴露自杀、陈泽民与蔡孝乾叛变等重大挫折后,交通员朱枫即便吞金自尽也要守护情报,直至英勇就义。由此,剧集勾勒出英雄们虽身处危机却信仰不灭的叙事脉络。
综上,《沉默的荣耀》以匠心独运的艺术表达,不仅印证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也谱写了一曲革命先烈的英勇赞歌。该剧通过“潜伏”叙事、家国情怀与革命信仰的多维呈现,展现出谍战题材创作的新风貌。从《敌营十八年》《潜伏》《风语》,到《前行者》《孤舟》《潜渊》,再到如今热播的《沉默的荣耀》,谍战剧已逐渐超越以情节取胜的旧模式,转而在深情回望历史的同时,凭借对人物的精细打磨与影视化转译,让革命先烈的故事真正走进两岸观众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