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是青海实现高质量跨越的关键阶段,培育符合省情的新质生产力,成为破解发展瓶颈、激活内生动力的重要命题。省政协紧扣全省中心任务,以协商议政为抓手,为“十五五”规划编制注入“政协智慧”。
协商议政的价值,在于汇聚众智形成发展合力。省政协创新调研模式,在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和专委会基础作用的同时,联动专家学者、企业家、民主党派及市州政协协同发力,组织调研组深入一线,倾听企业发展诉求、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从补齐科技研发短板到构建具有青海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到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每一项建言都紧扣青海“资源优势”与“发展痛点”,每一条建议都是多方智慧的结晶。这种立足实际的协商议政,不仅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与青海特色深度融合,更凝聚了全社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共识,为“十五五”时期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协履职的担当,体现在服务大局的前瞻视野。培育新质生产力非一日之功,需要着眼长远、系统谋划。省政协将新质生产力研究纳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题,细分18项子课题,既关注当下发展的急难愁盼,又谋划未来五年的长远蓝图;既聚焦传统产业的升级,又探索新增长点的培育。这种兼具“眼前”与“未来”的履职,让政协建言不仅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钥匙”,更成为引领青海未来发展的“引擎”,推动“十五五”规划编制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
从调研献策到凝聚共识,省政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建言建在点子上、议政议在关键处”的履职追求。这些饱含智慧的协商成果,将转化为青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让青海在新征程上走出一条兼具特色与活力的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