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坎晒秋 把“丰收”变“收入”


(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中国旅游报

  □ 朱文文

  “快看!那幅由玉米、南瓜和红辣椒拼出的‘丰收图’,颜色多鲜亮!”10月4日清晨,安徽省黄山市呈坎景区南门的晒秋广场上,已经聚满了游客。上海游客林晓雅举着相机追着阳光拍摄,生怕错过眼前的景致——竹筛整齐排布,宛如铺开的巨型调色盘,火红辣椒勾勒出丰收画作的灵动轮廓,金黄玉米层层铺就“丰收粮仓”的饱满图案,橙红南瓜则错落点缀其间,在黛瓦粉墙的映衬下,一幅立体鲜活的秋收图跃然眼前。

  “这可不是简单的晾晒,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艺术。”68岁的村民罗大爷正往晒架上添晒新收的玉米,竹匾碰撞声清脆悦耳。他指尖翻飞系紧竹筛绳,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从前晒秋是为了储存粮食,现在成了游客喜欢的风景。景区还教我们设计创意图案,今年特意突出丰收元素。”

  呈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晒秋场景覆盖永兴湖周边,精心设置了农耕文化展示和体验区,让游客能沉浸式感受农耕文化与徽州风情的独特魅力。

  “这趟呈坎晒秋之旅,比我想象中更让人惊喜。”江苏游客李敏一边拍照,一边兴奋地和伙伴分享,“原本只是在网上刷到图片觉得好看,来了才发现,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能摸到、闻到的秋日烟火气。”

  对当地村民而言,晒秋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实实在在的“增收密码”。假日期间,村民们自家种的有机南瓜、玉米、辣椒,成了游客争相选购的“秋味伴手礼”,不用出村,就能把丰收果实变成“收入”。

  “今年假期来呈坎看晒秋的人,比往年还多呢。”村民王腊梅笑得眉眼弯弯,手里还忙着给游客装南瓜,“多亏这晒秋,我家玉米、南瓜根本不愁卖。就这几天,比平时多挣不少。”

  除了晒秋盛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呈坎景区还围绕“不夜徽州·等你来嗨”主题,打造了夜间演艺、创意市集、非遗巡游等多元业态。

  走进“徽州有礼”文创店,游客络绎不绝。木质展柜上,印有呈坎八卦村图案的书签、以徽派马头墙为灵感的冰箱贴、用古法造纸术制作的笔记本……一件件文创产品将徽州的建筑之美、工艺之精、文化之深,浓缩成可带走的记忆。浙江游客陈婷拿起一枚马头墙冰箱贴,笑着对同伴说:“这文创太有心了,把徽派韵味揣进包里,回家看着就能想起呈坎的美。”

  午后的长春社同样热闹非凡。非遗传承人吴师傅正指导孩子们扎鱼灯。“这是电视剧《家业》里的同款鱼灯,国庆期间要参加‘一夜鱼龙舞’巡游。”他手持竹篾演示骨架扎制技巧,身旁20多个彩纸糊成的鱼灯已初见雏形。合肥游客张悦带着8岁的儿子学得认真,她说:“既能动手又能了解民俗,比单纯观光有意义多了。”

  “以前游客只是看灯,现在人人都是执灯人。”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景区开放了鱼灯制作体验坊,游客不仅可以跟随传承人学习竹篾扎骨、棉纸糊灯、彩绘点睛的全流程,还能够身着古代服饰加入鱼灯巡游队伍,现场感受非遗魅力。

  夜幕降临,呈坎景区焕发出与白天截然不同的灵动。“一夜鱼龙舞”社戏专场精彩上演,一盏盏造型精美的鱼灯在夜色中流光溢彩,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穿梭于古巷之间,灯影随鼓点上下翻飞,如梦似幻。

  这个假期,呈坎以“非遗+民俗”为核心,将晒秋体验与鱼灯巡游、古建研学、农家美食品鉴巧妙串联,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徽文化的精彩。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