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智能技术新未来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王江舟院士(右)颁发IEITAI证书。本报记者 周姿杉摄 为王江舟院士(右)颁发IEITAI证书。本报记者 周姿杉摄

本报讯(记者周姿杉)2025年信息工程、智能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EITAI 2025)日前在哈尔滨石油学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江舟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全国五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会,围绕AI大模型、智能感知等前沿议题展开研讨,共促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发展。

本次会议聚焦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6G通信等核心领域,由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哈尔滨石油学院联合主办,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承办,由大湾区产教联盟、全国网络软件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指导。

哈尔滨石油学院校长王义宁表示,东北地区在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转型中既迎来战略机遇,也面临技术、人才等现实挑战,希望以会议为纽带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期待通过会议实现科研成果共享、跨领域深度合作、青年学者培养三大目标,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东北石油大学副校长康守强说。

大湾区产教联盟理事长、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表示,联盟将持续扩大“合作朋友圈”,深化与国内外院校、龙头企业的合作,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江舟在以《对AI大模型的思考》为题的报告中,提出AI大模型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新高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战德臣在《人工智能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影响和应对策略》报告中提出,面对大模型开源浪潮,计算机类专业需平衡经典核心课程与新兴学科内容,构建适应“四新学科”建设的课程体系。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蔡成涛则聚焦《船舶智能感知与数字孪生技术》,多维度推动船舶工业和航运产业升级。北京大学教授王志军则围绕AI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提出“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新路径。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