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云开)9月29日至10月1日,2025年贵州省农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暨科企合作展示推介活动在贵阳举行。这场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盛会,聚焦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不仅搭建起科企对接的桥梁,更促进了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走进活动现场,科技与产业融合的气息扑面而来。来自省内外的20多家科研院所和45家企业在这里进行了为期3天的展示展销,现场发布了46项科技成果。贵州五福坊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作了创新产品推介。
在签约仪式上,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所、油菜研究所、园艺研究所、水稻研究所、油料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与7家农业企业签署了系列成果转让、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合作范围涵盖品种资源、食品加工、先进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一系列合作的达成,标志着贵州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贵州五福坊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怀平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一直重视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了贵州省猪肉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系列成果解决了企业在产品创新、保鲜、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难题,给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十四五”以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聚焦种业振兴、高效种养、加工等核心领域,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取得了一批“藏粮于技”的突破性品种与技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创新成绩单:育成并经省级以上审定(认定、登记)新品种302个;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156篇、出版专著66部、制定发布标准/规程128项、获得知识产权697项;主持完成并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7项。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科研成果正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着贵州农业的面貌。省农科院选育的品种、集成的技术常年占贵州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50%以上,成为支撑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此次活动搭建起科技与产业对话的直接平台。”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姜流表示。“通过‘科研单位技术优势+协会行业优势’协同发力,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真正实现‘科研课题从生产中来、科技成果到产业中去’。”
围绕产业和企业需求,省农科院整合所有研究所打通上下游链条,并与国家头部科研院所开展紧密合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助力地方产业和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处副处长潘科说:“将持续围绕农业产业化,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重点解决科研单位和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培育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
为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还常态化设立了成果交易中心和展示中心,搭建科企供需对接平台和成果转化产品展示销售窗口,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