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就是咱的家!”


(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丹东凤城市凤山街道铁北社区兼职网格员杜宝富(右)介绍把凉亭封闭起来的好处。 丹东凤城市凤山街道铁北社区兼职网格员杜宝富(右)介绍把凉亭封闭起来的好处。

本报记者 曲宏 文并摄

临近假日,丹东凤城市凤山街道铁北社区书记卢尚丹忙得脚不沾地安全检查、环境整治……67岁的居民杜宝富也在小区巡逻,仔细查看路面有无异常情况,他是负责社区90多户居民的兼职网格员。

去年夏天,连降暴雨,杜宝富看到小区内路面塌了四五十厘米宽的坑,想到邻居走路要多加上一份小心,他心里不好受,便推着独轮车,运来三车沙子,又自掏腰包,买了石灰,自己把塌陷的路面修好了。他发现小区内凉亭冬天冷,就把自家玻璃拿来,把凉亭封闭起来,小区居民坐在凉亭里聊天、晒太阳,再不受寒风侵袭了。有人谈起这些事,杜宝富说:“咱网格员就得讲奉献,社区不就是咱的家嘛!”

与铁北社区相比,凤山街道的铁南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社区以平房和老旧楼房为主,流动人口多,民生诉求多。

社区有一座简易石头桥,下雨时,大水一冲,这个简易石头桥就冲没了。学生上学要过这座桥,晚上居民到广场遛弯儿也要过这座桥。如果不从桥上走,那得绕很大一个弯。每年9月之前,水退了,社区网格员于清就领着居民装沙袋子,捡石头,把这座简易桥修起来,五六年了,每到汛期,于清经常会带领居民去维修。于清已经60岁了,是社区老住户,在居民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她一声招呼,这栋楼上的50多户居民都热心参与到社区桥路的维修中。

在这个社区,还有许多热心的网格员。网格员崔景红有一个邻居,叫杨成平,操着一口外地口音。他来社区不少年了,没任何身份信息。没有身份证,在银行开不了户,存款就放在了崔景红家。杨成平自己说,20多年前,他入赘甘肃陇南农村,妻子生气离家出走,他一气之下,也往北走,来到凤城铁南社区。崔景红一心想帮他找到家,社区党委书记于雪琳跟陇南这个村联系,村委会证实有这个人。但当地户籍地曾发大水,他的户籍信息都没了。鉴于他当过兵,便到退役军人事务服务中心找,还好找到了他的入伍档案。“这期间,我们社区一直跟陇南当地派出所对接,凤城民政局开车把杨成平送到陇南的村里。当地派出所写了证明,社区帮他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社保等手续,他每月还能得1000元的各类补助,政府还给他盖了一间房子。”想起这件事的曲折,于雪琳仍很感慨。

老城社区跟铁南社区一样,社区网格员遇到的多是居民的琐事纠纷。

“处理那场邻里纠纷,可真不容易啊!”社区党委书记孙钧凡收到居民反映,楼下居民说楼上居民的高跟鞋的“嗒嗒”声影响其生活,认为楼上居民是故意针对自己,就一个劲儿地报警。后来,孙钧凡和网格员做了个试验,选在大家吃饭时,他们站在楼下屋子里仔细听,听见拉桌子的声音,就楼上楼下地跑,当面录视频,发现根本不是楼上一层的问题,可能是楼内某家拉了桌子,房子不隔音。孙钧凡和网格员分别跟两家人谈话,既然不是故意的,楼下居民心里就平和了,达成谅解,双方握手言和。

这一件件小事的解决,正是凤城市强化基层治理的缩影。

群众利益无小事。凤城市强化党建引领,围绕构建精细、快捷、全方位的社区服务体系,以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强化“智慧引领、社会参与、一员多能”,有效激活社区服务要素,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目前,凤城市共有1200人的专职和兼职网格员队伍,他们发现各类问题33892件,处置完成33694件,群众满意率99%。”凤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