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腾的“烟火气”:“夜经济”激活中国假日消费新动力


(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新华社重庆10月5日电 题:升腾的“烟火气”:“夜经济”激活中国假日消费新动力

新华社记者伍鲲鹏

鳞次栉比的商铺摆满了各种特色商品,空气中米酥的甜香和豆花的热气撩动着来往游客的味蕾……国庆中秋假期的重庆市永川区松溉古镇,在夜幕降临后依旧延续着白日的热闹。

“白天逛了一遍不够,晚上还想再来感受一次,夜色里的古镇是完全不一样的意境。”趁着假期到重庆游玩的山东人郑广新说。

这个“十一”长假,夜骑、夜食、夜购、夜游等夜间文旅消费业态成为许多游客的选择,由此带动的“夜经济”正不断激活中国假日消费的新动力。

10月3日,游客在重庆千厮门大桥上观光游玩。新华社发 郭旭 摄10月3日,游客在重庆千厮门大桥上观光游玩。新华社发 郭旭 摄

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约60%的国内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

在甘肃兰州,游客们登上“夜游黄河”游船,沿航线欣赏两岸都市夜景;在山城重庆,众多游客聚集在夜间美食街区,品尝着热乎的火锅与清爽的奶茶饮品;在上海徐汇区,西岸大剧院外墙上的建筑投影秀,引得游客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一美景……

重庆永川松溉古镇运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国庆期间,松溉古镇单日游客量最高达3万人次,其夜间灯会活动仅4天就接待游客10.1万人次。国庆假期已过半,古镇前3天的接待游客已达5.5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10%,其中选择夜游的游客同样占据了大部分。

从夜市到夜间经济商圈、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中国“夜经济”正不断向产业化、专业化和品质化的方向升级。

10月3日,游客在重庆市渝中区洪崖洞景区观光游玩。新华社发 郭旭 摄10月3日,游客在重庆市渝中区洪崖洞景区观光游玩。新华社发 郭旭 摄

记者在全国热门网红景点重庆洪崖洞看到,吊脚楼群辉煌的灯火与嘉陵江的夜色交相辉映,成百上千的游客举起手机记录着这一美景。毗邻洪崖洞的千厮门大桥夜市人头攒动,虽然只在固定时间开放,但因其兜售的重庆特色小吃与沿江美景,也让这里成为重庆新晋热门景点。

“之前经常有卖断货的情况,今年我们把原料备得足足的!”这几年,夜市摊主郑先生几乎每年长假都会在大桥上售卖煎饺、三角粑等当地小吃,深受游客欢迎。

穿梭在夜市商圈和文旅景点的游客,在这个假期乐享“不夜天”的美好时光。北京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1至4日就同比增长了14.3%;重庆观音桥商圈在这个国庆中秋假期的前几日,日均客流已超百万,商圈重点监测企业前两天累计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18.4%。

科技与文旅的融合,也为假日夜间消费增添别样色彩。10月1日晚,以“家国共庆”为主旋律的大型无人机灯光秀在重庆长江和嘉陵江上空上演。数千架无人机以天为幕,用璀璨的光影画卷为游客呈现了一场兼具科技感与人文温度的视觉盛宴。

这是10月1日晚在重庆市南岸区拍摄的无人机灯光秀。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这是10月1日晚在重庆市南岸区拍摄的无人机灯光秀。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据了解,重庆无人机灯光秀自今年4月以来已进入常态化展演,截至目前已演出26场。展演期间,核心观演区沿线餐饮门店座无虚席,平均满客率超70%。

展演执飞部负责人刘爽宇介绍,展演基本安排在每周六和重大节假日,创作团队还会根据节日特点设计特色图案,已推出美食、非遗等系列题材。

从沸腾的足球场到安静的咖啡馆,从临江而设的夜市到灯火璀璨的商圈,从星空之下的露天剧场到香味四溢的地方美食,越来越多元的夜间消费场景,成为拉动中国假日经济的新引擎。

夜晚时分的璀璨光影映衬出城市间升腾的“烟火气”,也正是中国消费市场潜能持续释放的生动写照。

“火热的假日消费再次彰显中国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包括夜经济在内的业态模式持续更新,将为消费持续扩大拓展新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说。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